第35頁(第2/2 頁)
轍也對蘇油的政治主張有了清晰的認識。
應該說,十件事裡邊任意一件事成功,對大宋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而且很多事情,離不開蘇油的親力親為,不管是王珪和蔡確,要想料理妥當,那是不可能的。
於國有益,不可替代,蘇軾總算是明白蘇油為什麼職務一直沒有下來,可他卻好像一點不擔心。
到了蘇油這樣的層次,就好像當年王安石進京,任職僅僅是一個翰林學士兼侍講一樣。
職務對他們而言,基本就是個形式,根本無足輕重了。
有蘇軾和蘇轍在,蘇油都懶得再動筆,每日裡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拿出來和蘇軾和蘇轍討論,然後叫二人代筆就行。
這就是槍手,而且這倆槍手的水平之高,合唐宋兩朝,一共也就八個。
其中民族風氣與國格兩項條陳,完全是蘇軾在領會蘇油的意思之後,獨立起草。
這本身也是蘇軾的強項。
中華民族的民族風氣,在蘇油看來,其實是在完成農耕文明的發展格局之後,便已經凝聚成型。
仁、義、禮、智、信。
孝、悌、廉、恥、勤。
忠、勇、敬、恕、謹。
儉、忍、善、寬、和。
這些固然是美德,但是仁近懦,善近偽,智近奸,信近迂。
用矛盾論的觀點來看,那就是幾乎每一項美德,都有一個似是而非的惡俗與之相伴,這裡邊就存在一個度的問題。
蘇軾宏文滔滔,從三皇五帝開始,剖析華夏民族在數千年歷史中發生的重大變故,以及這些變故對民族風氣和民族性格的塑造,發生了那些關鍵的作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