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3/4 頁)
我才知道,那河為什麼要叫猛江了。&rdo;漲起水來沒了半個王城,可真是猛啊!
姜先凝目遠望:&ldo;必有緣故的,只是不知他處可能效仿。咱們再仔細看看?&rdo;
&ldo;好。&rdo;
兩人沿著城中開挖的非水溝,再一氣走到城牆邊的水邊,乘小舟再入城邊河中。河水湍急,姜先腳下微有不穩,被衛希夷一把抓住了。衛希夷在河流密佈的地方長大,與被關宮城裡不許出去的女瑩不同,她常跑出去泛舟,很熟悉這樣的生活。
然而,畢竟數年不曾駕舟,一時沒有找回感覺,腳下也是一個踉蹌。原本微晃便能站穩的,因為抓了一個姜先,便連自己也沒能站住。兩人團作一團,一齊倒在了船板上。
姜先簡直不想起來!
少女的馨香縈繞在鼻端,真想忘記了今昔是何昔!一首念過的古老歌謠泛上了心頭,講述著王孫公子與美貌的採蓮少女之間的……
打住!
姜先連滾帶爬地爬了起來,斗笠歪了也不扶,急切切伸出一隻手來:&ldo;下雨了,腳下不穩,你小心些。來!&rdo;
這個&ldo;來&rdo;字,他說得響亮極了!這輩有機會對她伸手說&ldo;來&rdo;,將她拉起來的機會可能就這一回了!姜先相當珍惜,相當地有男子氣概。
衛希夷跌跤了也不老羞成怒,大大方方地將手伸給他:&ldo;哎呀,好久沒乘船了,打這往後,乘船的時候會變多,我得把這本事給揀起來了。沒摔壞你吧?&rdo;
&ldo;沒沒沒,我壯著呢,摔不壞!&rdo;
&ldo;噗‐‐&rdo;沒辦法不笑,雞崽的小身板兒,斗笠歪掛在脖子上,樣子滑稽地說自己壯。真是……&ldo;噗哈哈哈哈。&rdo;
不多會兒,衛希夷就找到了昔日的感覺,站得穩穩的,又給姜先扶正了斗笠。兩人看那河道。
看了一陣兒,衛希夷問道:&ldo;阿先,你看出來了嗎?&rdo;
姜先道:&ldo;彷彿不在河裡?咦?那是什麼?&rdo;
原來,這城中因為新佔,又曾作為周轉之所,將新冶的一些銅錠運往荊國,拓寬了河道。姜先道:&ldo;原來如此!&rdo;將自己的發現說了。
衛希夷道:&ldo;正是這樣,拓寬了河道,水便不易積存了。&rdo;
姜先道:&ldo;只是一城之地,未能確認便可作為範例,還要仔細才好。&rdo;
&ldo;嗯。&rdo;
兩人皆師從名師,風昊偃槐又是自同一位老師那裡聽到的學問,皆有相通之處,談論起來,絕無滯礙。越說越投機,從土石的分類,何種易為水沖蝕,何種粘性大,一直到工程與南北方建築之差別。
姜先說得兩頰泛起紅光,激動得緊,卻冷不丁被岸上大聲吆喝聲打斷:&ldo;二位,公主有請‐‐&rdo;
女瑩是去處置城中事務兼問訊的,此時有請,當是正事。兩人催舟子將船劃至岸邊,匆忙趕到了城內。女瑩正在等他們,面前立著兩個穿著南君改良過的曲裾衣裳的中年蠻人男子。目光詭異地在姜先的打扮上轉了一圈,女瑩道:&ldo;有新訊息啦。&rdo;
姜先從容將斗笠摘下扔到侍從懷裡,解下蓑衣開始放袖子:&ldo;大訊息?&rdo;
荊伯與南君,要決戰,傳令各城,調集兵馬。連年陰雨,荊伯後院又要起火,忍不住了。南君這裡,自一統而內亂,積蓄消耗,又逢大水,也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來恢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