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3 頁)
我想用現場視角、全知視角敘事的同時,也藉助當事人的視角參與敘事,儘可能把傳統的“主流”敘事轉化為作家個性化的敘事,讓作品呈現一種客觀的、立體的、多層次的、交替遞進的敘事風格。
第五,我想在文字上做點嘗試。報告文學不僅需要思想的革命,也需要文字的革命。隨著影像時代的到來,傳統文字在影像面前常常顯得蒼白無力,底氣不足。比如用文字描述一朵花怎樣美麗、一個女子如何漂亮,碼出一筐漢字也不如放上一張照片真實可信。於是我想到了圖文結合,讓照片客觀紀實,融入創作,參與敘事,成為文字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於是便先有了照片,後有了文字,而不是先有文字後有照片,文字照片兩張皮。可惜我不是攝影家,對攝影技術一竅不通,斗膽冠以“攝影報告文學”,既不自量,也屬無奈,還望諸君賜教。
總之,此次“抗震救災”以人為本,該書便以心為本。大地震令人心碎,心碎之後如何重構心靈的家園?大地震讓人心痛,心痛之後痛出什麼樣的國民?痛出一個什麼樣的中國?是我最關心的問題;而一個民族的精神與力量、本真與大愛,為什麼在大難之時才轟然閃現?假設沒有汶川大地震,今後災難也不再降臨,一個民族的精神與力量、本真與大愛,難道就永遠不見天日、深藏心底嗎?倘若大難與大愛真是這樣一種因果邏輯關係,我們又到哪裡去尋找這筆民族的財富呢?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是我最感興趣的。至於我的這部小書,不過像地震後的一塊碎片,倘若能為遇難的同胞帶去一份安慰,為活著的人們引出些許反省,為日後研究汶川大地震的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地震學家留下一個“標本”,幸矣,足矣!
2008年5月19日~29日第一次赴災區採訪
2008年6月1日~6月10月第二次赴災區採訪
2008年7月16日~7月31日第三次赴災區採訪
2008年8月1日~11月30日急就於北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