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義、三*義和*主義。
自由主義是西方資本主義的主導理論體系。19世紀末,嚴復的《論世變之亟》、《原強》等文章率先將自由主義引入中國,併為譚嗣同和梁啟超等進一步發揮,同時付諸於維新變法的實踐。新文化和五四運動期間,陳獨秀、胡適、蔡元培等人將自由主義大大彰顯開來,使其成為思想界的主流。他們提倡政治*,個性解放,抨擊專制統治,極大地動搖了傳統意識形態在中國的統治。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的嚴重對峙為自由主義的回潮提供了契機。以*同盟、*建國會和九三學社等*黨派為代表的自由主義者試圖在國共兩黨之間尋求一個“中間路線”或“第三條道路”,夢想在中國建立一個以“中間”力量為主體的政府,實踐他們的*藍圖。但國民黨的嚴厲*打破了中間派的幻想,迫使他們在兩種政治立場之間作出選擇。於是隨著他們政治立場的分化,中國自由主義的政治理想徹底破滅。
以所謂“民族”、“民權”、“民生”為內容的三*義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理論的精華。辛亥革命和“*”的創立是三*義的成功實踐,但革命成果的丟失和以北洋軍閥政府為代表的專制統治的重建卻證明了這一理論的缺憾。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完成了孫中山舊三*義向新三*義的轉變,為國共合作基礎上的中國革命高潮以及後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創造了前提。然而孫中山逝世以後,執掌國民黨政權的蔣介石集團對三*義做了歪曲性的繼承。他們把其中的民族主義變成了依賴外國、大漢族主義和恢復封建道統,把民權主義變成了*和“一個領袖”的專制集權,把民生主義變成了維護地主土地所有制、發展官僚資本和摧殘民族資本。因此,這一理論隨著國民黨政權的垮臺也便破產了。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構(7)
*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在將*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深刻認識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創立了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新*主義理論。新中國建立以後,黨領導國家勝利完成了從新*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發展了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1978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和改革開放,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其與之相應的*理論和“*”重要思想。
中國共產黨執政於中國,是歷史的選擇,各民族人民接受它的領導,自覺維護它的執政黨地位就是對它作為民族政治核心的具體認同;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也就選擇了中國化的*主義,因為這種思想體系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凝聚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當中國曆史完成這些選擇的時候,中華民族的主導意識形態和政治核心也便實現了更新和重構。
中華民族內部聚合力的整合及基礎的更新
除了以民族認同、政治核心和主導意識形態認同為內容的民族向心力之外,民族凝聚力的另一個要素即是民族內部的聚合力。因此,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構也必然表現在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博弈與整合,階級、民族和其他社會群體之間衝突的消弭和利益的協調上。而這種內部要素的統合和協調也與民族向心力的形成同步,都是在中國的*革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整體社會發展中逐步實現的。
(一)政治統一的推進
政治統一是實現民族內部聚合的前提。因而消除割據和分裂也便成為提高民族內部聚合力的首要內容。辛亥革命之後的北洋軍閥首開軍閥割據之先河。他們對外出賣民族利益,對內搜刮無度、禍國殃民、混戰連年不息。北洋政府的軍閥統治為第一次國共合作帶來的革命高潮和北伐戰爭所顛覆。蔣介石靠對革命力量的*和國民黨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