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第1/2 頁)
暈船不算大毛病,身為國師,溫驚梅不必一直守在皇帝住處,到了晚間,也就回去用膳,免得引起天子的暈船反應,溫晏然獨自在床上躺了一會,覺得今次症狀那麼嚴重,未必是她天生暈船厲害,也可能是跟[資料投放]有關。
畢竟她所感受的一切,已經從遊戲變成了現實。
到今天,溫晏然也慢慢弄明白了一件事情,[資料投放]所影響的範圍是以大周為中心,向外輻射,倘若她當時對不具備臣屬關係的偏遠區域開戰,那如今資料投放起來,就要困難得多,甚至極有可能失敗。
……所以其實從那個時候起,系統背後的世界意志就開始算計自己,偷偷琢磨著路線變更。
系統沒法表示自己也是迫於無奈——因為溫晏然所在的空間已經變成了現實世界,所以《明君系統》的相關功能反而被嚴重削弱,如今還能正常使用的,就只有輿圖以及被當做txt的[帝王筆記]而已。
溫晏然沒感到有太大的區別,哪怕她現在對評論區的劇透有了更深的瞭解,很多事情在自己眼中已經有了不一樣的模樣,但唯獨系統的廢物,算得上始終如一。
等龍舟抵達太康城後,連續暈船多日的天子下令一切流程從簡,貫徹了自己勤儉務實的作風,只在禁軍的護衛下巡視了新城一番,就回到太徵宮中休養,補一補在龍舟上損耗的元氣,在此期間,政務暫時交由朝中重臣與各部尚書處置。
溫晏然前些年就開始逐步放權給大臣,如今他們早都習慣了一塊議事,彼此算得上十分熟悉。
從昭明五年開始,大周就沒有遇見過大型天災,至於戰禍更是寥寥,西邊域外之地雖說出了點事,但每次都是剛以冒頭,就被溫循給直接按了下去,而南邊那些地方,更是連冒頭的徵兆都不敢有,唯恐對天子忠心耿耿而且十分能打的蕭將軍會覺得他們對大周皇帝不夠尊敬。
「旁的事情都可暫不討論,但有件事情,卻實在是拖延不得了。」
諸位朝臣的目光都匯聚在太傅身上,袁言時此前算是受託過去詢問皇帝對大婚的意向,事後自然也得將結果告知給同僚,此刻開口:「陛下曾言自有打算,袁某也不好多勸。」
「自有打算」對大臣來說,絕對是最不希望聽到的回覆之一,這意味著他們完全把握不到皇帝的想法。
一位侍中猜測:「陛下到底年輕,說不定是等著諸位主動推舉些世族中的年輕俊才。」
王有殷看了眼那位同僚,總覺得對方把皇帝當成思帝悼帝那樣的人物,搖頭:「這倒是有些不像,若是天子果然如此打算,縱然不告知旁人,也會透露給身邊人知曉,以便讓外人體察聖意。」
因為被天子委以處理政務之權,所以有資格在此的池儀跟張絡微笑不語,從此刻的態度看,他們倆顯然是沒聽過絲毫風聲。
就在此刻,池儀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天子沒必要敷衍袁太傅,所以那句「自有打算」是真的,但他們這些近侍都不曉得絲毫內情,則意味著皇帝本人對此也有些猶豫不決。
只要是人,基本都會有所偏好,然而當今天子在挑選中宮的事上,從未流露出任何偏向,讓人無從揣摩。
思及此處,池儀忽然一頓——她想錯了,非要說偏向的話,其實也是有的。
這些年,每到皇帝想要放鬆心情的時候,就常往天桴宮走。
池儀能想到此事,張絡當然也能想到,而那些舍人出身的官吏,也不會不曾聽到絲毫風聲,其中王有殷不愧是被評論區總結為「資質平平」的人物,具有強大的聯想能力,輕聲道:「陛下時常駕臨天桴宮。」
——私心上,王有殷不想表現得如此主動,只是她年紀小,在其他大臣不願意背上行事不夠莊重之名的時候,只得由他們這些年輕人代為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