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第1/2 頁)
若是換個能力差點的皇帝,剛登基時,大臣們便會幫著天子趕緊找個外家,以便穩定中樞。
溫晏然道:「豐肅侯跟都江侯曾去府上拜會,不知太傅以為,這兩個孩子的學業可算差強人意?」
袁言時:「兩位殿下乃是天家血脈,聰穎忠謹,功課自然出色。」
身為太傅,袁言時當然有些明白皇帝的言下之意,對方是在暗示朝中大臣,縱使她膝下空虛,大周也不會真的沒人繼承皇位。
皇帝在位的時間長,有利於朝堂的穩定,然而站在朝代頂端的這群人,壽歲卻一向不長,大周皇帝的平均年齡甚至不到三十五歲,就算把少年夭折的那一批排除掉,也不到四十歲。
——若是讓溫晏然評價,這樣一群酷愛作死,享樂不加節制的人,能活到三十五已經算是宮中太醫盡忠職守……
皇室的短命讓他們不得不思考起了延續權力的其它方法,時人不斷強調宗法,使得禮法上的父母在效力上大於血緣上的父母,同時為了抵禦風險,不管是百姓還是士族,都聚族而居,侄女喊姨母母親,侄子喊叔伯父親,都完全不是問題。
此外就是天桴宮,這其實是一個在緊急情況下,用來確定皇帝繼承人的機構,在溫晏然的觀念裡,其實有些類似於後世的秘密立儲制度,算是大周的一個備用權力核心,所以哪怕溫驚梅並無實權,年紀也小,她剛被確定為繼承人的時候,都能跟袁言時一塊,坐在西雍宮外殿等自己的訊息。
不過無論如何,皇后總是可以先立的,出於忠臣的立場,袁言時又勸了兩句,天子依舊滴水不漏,只得暫時罷了。
眼見袁太傅打算告退,溫晏然忽然出聲將人喚住,笑問:「萑葦宮不比建平,不知太傅在此住得可還好?」
袁言時:「有勞陛下掛念,臣一切都好。」
溫晏然:「太傅善自珍重,朕今後還有仰賴太傅之處。」她這句話說得真心實意——在決定做一個明君之後,她現在需要摸著奸臣過河了。
第170章
等待皇帝已久的龍舟終於啟航,此次出行開頭比以往要艱難一些,等上路之後……也沒順利到哪去。
非要說有什麼令內侍們高興的,就是天子總算放下了奏章,開始休息,但這也不算一個徹頭徹尾的好訊息——所有人都萬萬不曾想到,溫晏然本人居然還有暈船的特質。
蔡曲端了一碗清粥過來:「陛下要不要用膳?」
溫晏然的臉色白中透青:「這幾日先不要跟朕提膳食二字。」
蔡曲:「那陛下且進一些清水……」
這次還沒把話說完,蔡曲就從皇帝的臉色中得到了答案——剛剛那句話裡也充滿了讓天子暈船症狀加深的違禁詞。
休騅建議:「陛下不若喚幾位樂師過來彈琴?」
這個建議聽著比吃喝好一點,溫晏然便嘗試了一下,發現的確有效果——她此刻暈得更有節奏了一些。
太醫令一直守在皇帝所在的龍舟上,早早過來開了方子,熬了一堆肉桂,丁香,石菖蒲,越喝皇帝的臉色越綠,讓太醫令只覺自己脖子背後有冷汗一陣陣往外冒。
不過雖然喝藥壓不下暈船的症狀,但船上的侍者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可做,這時節巫醫一體,草藥搞不定的,還可以靠祈禱。
溫驚梅接到訊息後,自然過來看望天子:「陛下可好些了?」
溫晏然閉了閉眼:「橫豎再過三四日就到地方了,暫且無妨。」
溫驚梅點頭——那就是還有事。
皇帝對國師一向和氣,看溫驚梅過來,為陛下開方子的太醫令掐準時機,上前請罪:「微臣學藝不精,無法緩解陛下暈船之症。」又道,「幸而陛下素來習練武事,身體康健,等下船後,休養兩日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