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古樂藝術館(2)(第1/3 頁)
白妃雅笑著說:“那大哥哥有沒有聽過關於壎的一個美麗傳說?”
沈雨頡聳了聳肩:“沒有!讓你見笑了,我只認得你吹的這個東西叫壎!”
白妃雅一臉期待的說:“那大哥哥要不要聽聽這個美麗的傳說?”
沈雨頡:“我當然樂意了,謝謝你妃雅!”
白妃雅開心的說:“說這壎的故事之前,我得先介紹一下這個壎。”
壎——是我國古代很重要的一種吹奏樂器,它有近似人聲的音色,所以它是最擅長演奏一些抒情和哀婉的曲調了。在我國古代先民們用自己的智慧發明了壎,開始這是一種是捕鳥的工具,人們用這種樂器來模仿鳥叫,用它來誘捕鳥獸。也是目前人類發現最為古老的樂器之一,它已經有了六千多年的歷史了。
浙江杭州灣河姆渡出土的圓錐型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的無孔壎和一孔壎,還有山西萬榮縣,甘肅玉門火燒溝,河南輝縣琉璃殷墟,均有發現。從各個發現壎的地理位置來看,壎在當時遍佈華夏各地,是古代勞動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還有它抒情和哀婉的曲調,因此我也特別喜歡它。說到古樂器白妃雅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滔滔不絕,散發著一種自信,好像這種自信是與生俱來的。
更讓人著迷的是關於它的那個美麗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少年非常喜歡壎這個樂器,覺得它能抒發自己的情意,他每天都要吹,悽婉纏綿的樂聲飄呀飄,這如泣如訴的樂聲終於傳到了一個美麗姑娘的耳中,姑娘名叫黃河,她聽了這動人的樂聲,終日心神不定,於是讓父親請來了這個吹壎的小夥子,黃河的父親見這個少年相貌雖然英俊可是衣衫卻很襤褸,心中很是不悅,很快叫人把他打發走了。
自從這少年見到了美麗的黃河姑娘後就日思夜想,終於有一天他病倒了,可他的口中卻一直叫著黃河的名字。
不久後他就離開了人世間,但是!他的心卻變成了一顆紅寶石。
有一天一位過路的匠人看見了這塊晶瑩剔透的紅寶石,於是就拾去了,他把這顆紅寶石打造成了一個“心”形的飾物,然後擺在集市裡賣,恬逢這一天黃河姑娘從這裡路過,看到這顆紅心後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於是就買了下來帶回家裡。
她每天都要拿出來玩,但每一次總是讓她愛不釋手。一天,這位叫黃河的姑娘又想起了吹壎的那個少年,很是傷心,禁不住落下淚來,姑娘的眼淚滴在紅心寶石上,沒想到這顆紅寶石是一顆不死的心,被黃河姑娘的淚水浸潤了以後,突然碎裂開來。後來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演化成一個諺語“不見黃河心不死”。
沈雨頡:“妃雅你好厲害啊!這真是一個好故事。”
白妃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其實這些我都是在書上看來的,因為我喜歡古樂,所以我就經常看關於這一類的書和資料。”
沈雨頡:“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白妃雅:“不如我帶大哥哥參觀一下這裡的古樂吧。”
沈雨頡也不好博她的好意,但從她對古樂的一些瞭解來看,她又不像是一個弱智,再說了沈雨頡他也不是那種欺弱的人。“那好吧!那就有勞妃雅了!”
白妃雅開心的說:“那走吧!”說完拉起沈雨頡的手向大廳走去。沈雨頡見她這樣,反而有點不自在,可是又不好意思回絕,於是就任由她牽著自己的手。
走出藝術廳經過大廳向裡面走去,這一路讓沈雨頡眼花繚亂、也大開眼界,白妃雅拉著沈雨頡進入古樂廳第一眼進入沈雨頡的眼簾是一件叫“瑟”的古樂。
白妃雅指著瑟說:“古瑟——八尺一寸,四十五絃。相傳還是神農所造。”
“瑟”的旁邊是一把“琴”這寓意著琴瑟和鳴!相傳琴是伏羲所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