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婁敬勸高帝遷都(第2/2 頁)
“將軍,我給皇上提建議,穿著什麼衣服就是什麼衣服,我是不換的!”
婁敬的意思是,假如劉邦以貌取人、以衣取人,他扭頭就走,決不提建議。
他認為這樣的皇帝不值得他提建議。婁敬就是這麼特色。
“行了,就依你”虞將軍拗不過婁敬,帶上他來見劉邦。
劉邦辦事比較講效率,“說吧,有啥事找我?”
“皇上,你應該遷都,洛陽不適合!”婁敬也不含糊,直接亮明觀點。
“你是誰啊?讓我遷都就遷都?你以為這是過家家?今天住膩了,明天搬別處?”
“皇上你先別急,我問你一個問題,您定都洛陽是不是效仿西周做法?”
“對啊!周朝立國790年,不值得效仿嗎?”
“皇上,西周最初建都是鎬京(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是周武王建的,因其東北有鎬水,故此起名鎬京。
人家老周家穩定局勢後,為了加強對中原和東方的統治,周公旦決定在洛水和伊水彎曲處的這片平原修建東都洛邑(洛陽)。
並推行分封制,將周族子弟、姻親功臣等分封出去建立諸侯國,制定禮樂,西周才穩定發展起來。”
劉邦道:“這些我知道,我也分封了我子孫和功臣了,有差別嗎?”
“當然有了,西周是穩定局面才東出洛陽的,西周定都洛陽是為了諸侯國繳納皇糧方便,而陛下剛剛建立國家,能和西周相比嗎?”
婁敬一句話問住了劉邦。
他繼續道:“陛下別忘了和楚霸王爭奪天下死了多少人?這些人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家破人亡傷痕累累,難道都那麼忠誠皇上嗎?
一旦局勢有變,洛陽一馬平川無屏障可守,失天下可在彈指一揮間。”
婁敬的意思是洛陽戰略縱深不夠深遠,不如遷都到關中。
“關中四面有屏障,南有秦嶺,北有黃土高原,東有崤山和函谷關,又有秦川八百里肥沃的土地,進可控制東部諸侯國,退可以憑險據守。
有這樣好的地方皇上放著不定都,豈不是暴殄天物?”
說實話婁敬的層層分析最終打動了劉邦,不過他當時沒有表態,他要徵求一下張良的意見。
張良也認同婁敬的分析。
劉邦又徵求將士們意思,這些將領多是山東人(崤山以東的人,指東方諸侯國人),不願意遠離家鄉,反對遷都關中,說秦朝定都咸陽,你看二世而亡。
權衡利弊,劉邦最終還是決定遷都關中。
由於秦皇宮咸陽被項羽放火燒成了瓦礫,劉邦先讓蕭何在咸陽東南相鄰的長安修建都城,等建好後就遷都長安。
總結一下就是,劉邦於漢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稱帝,最初定都洛陽,後經婁敬勸說,於五月遷都長安。
因此,劉邦在洛陽定都大約只有三、四個月。
婁敬提遷都有功,劉邦免其勞役,拜其為郎中,號奉春君。
看到了吧?有個好口才和好頭腦多麼重要,一個遷都建議讓婁敬跨越了階層,從底層一躍成了劉邦的重要謀士,劉邦賜其“劉”姓,婁敬也稱劉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