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2/2 頁)
畫如此相似……
在王維的有些詩中,有時也不自覺地融入了佛家的理念,尤其後期的有些詩,讀完之後甚至會使讀者也產生那種寂滅的心理。不過總體來講,他的詩中還是富貴氣息更多些,這也就是同為信佛的詩人,他能夠超越賈島而為詩佛的原因。而賈島的詩中則寒苦的僧氣較濃,沒有盛唐王維的雍容與高華。
都說詩是窮而後工。而王維一生雖然有起有落,但總體來講,一直在做官,可稱是富貴了,而且他官至尚書右丞(魏徵就曾做過這個),職位不可謂不高了(唐代的官品可不是明清時期那樣濫賞的,整個唐朝的一品官員都並不多,即使是宰相尚書左僕射,也是二品。尚書右丞是正四品下,確實算是比較高的了)。然而詩依舊寫得這麼好,比做了高官後詩才下降的高適來是強了不少。
王維在當時聲名很高,被稱為&ldo;天下文宗&rdo;。他流傳下來的詩將近四百首,其實是很多了,但是遺失也是很多的。天寶年間,因為戰亂,據說十首詩中存下來的不足一首。當看到&ldo;十不存一&rdo;這句話時,令人心中隱隱作痛。如果遺失率沒有這麼高,那麼,其中一定有很多好詩。可惜啊……
王維本人多才多藝,寫的詩也是各種體裁、題材,樣樣俱全。
唐詩品匯中評道:五古七古,以王維為名家,五律七律五排五絕,以王維為正宗,七絕以王維為羽翼。而七律,實際上是唐朝的一種新體,到武則天時才剛起步。先不說初唐詩人寫的太少太少,從質量上也是不好的。在王維的四百首詩中,七律就有二十多首,看起來不多,可是在盛唐卻是首屈一指。而且這些詩質量也很好。像那首《早朝大明宮》,壓過了賈至、杜甫,和岑參各有勝負,有的說岑更好,而有人則說只有親身經歷大唐盛世的王維才真正寫出了盛唐之音。當然,杜甫後來是七律聖手,可是要放到七律的發展史中來看,王維無疑是走在杜甫前面的先驅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