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拒絕(第1/3 頁)
裴繼安並不答話,只半退開一步,轉頭看向彭莽。
楊其誕可以不給這位彭知縣面子,他卻不好不給。
然而裴繼安看彭莽,彭莽卻也回看向他,還使了個眼色,那眼中的意思,分明是把問題推給他來回答。
「圩田、堤壩之事,所涉甚廣,彭知縣只知宣縣一地,其餘縣鎮,自有各地官員任管,如若想要並聯三縣,還待要知州牽頭,宣縣不能擅自做主,想來彭知縣也要等州中給復,按著知州意思行事。」
聽他把話說完,楊其誕的面色才好看了些,卻仍舊有些不滿,道:「既如此,你那堤壩兩邊為何要留有介面處?」
一面說,一面又指著桌上圖繪處的幾個地方。
楊其誕為官多年,又不是彭莽那般混日子的,自然不那樣好糊弄。他監過堤壩、修過水利,至於屯田之事,也多有經驗,拿著宣縣圩田同堤壩的圖繪,不用旁人多做解釋,就能看得懂。
裴繼便道:「堤壩年年都要修繕,留得前後介面,一來便宜將來遇得水事再做重修,二來卻也想著,若是此法得當,將來擴建……」
不待他繼續往下說,楊其誕已是打斷道:「裴繼安,你生於長於宣縣,這圩田來歷,不消我再細說了罷?」
他頓了頓,再道:「你爹當年想要修圩田,朝中反對聲四起,幾無一人同意,其中原因為何,你難道不曾想過?」
說到此處,楊其誕的語氣便強硬了起來,道:「當年諸位官人的『五不可』,放到如今,依然作效,若你單只想要建宣縣圩田,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便也過去了,左右影響不甚大,好好管控一番,不至於出事,可若是想並聯三縣,決計不行——你也不必再多費心思了。」
他也不管彭莽仍在邊上,徑直道:「回去之後,莫要好高騖遠,等有合適的機會,州中得了空,自有你的事情做。」
後頭這一句,楊其誕已經算是給了找補。
時隔數月,朝中風向漸明。
裴繼安前頭去得京城辦那公使庫印書之事,只短短小半個月,就把批文催得出來,引出偌大風波,人已是回來修了許久圩田了,宮中還是沒有半點反應。
換一個人去,怕是現在還在等國子監的批覆,那書還未必能賣呢!
這在楊其誕看來,結果已經是再明顯不過。
世家不復往日威風,天家威信愈盛,而朝廷裡頭兩府更是權勢滔天,看來天子頗有些提攜世家對付兩府的意思,不打算繼續對裴家趕盡殺絕。
既如此,爛船也有三斤鐵,裴家雖然只剩得裴繼安一人,從前人脈盡皆蟄伏,可只要他能湊到御前,憑藉其人能耐,遲早有重新得用的那一日。
考慮到這一點,楊其誕也願意給他挪一挪地方,調入州衙裡頭給自己辦差,如若可能,左右是個吏員,也好調動,將來自己轉官,還能帶走。
畢竟近三年來,雖然位卑言輕,可那裴繼安所作所為,已是足夠引人注目。
這樣一個人,又有裴家在宣州的人脈,還是值得自己為之冒一點風險。
至於調入州衙之後,能不能出頭,又如何出頭,就全看那裴繼安自己掙了。
在彭莽手下都能做出那許多成績,如果想要得官,壓一壓,拉一拉,不愁他不為自己所用。
楊其誕自認已是給出了不錯的條件,只要是個聰明人,便應當知道如何順著杆子往上爬。
然而裴繼安卻不願意就這般放棄,忍不住勸道:「知州,若能並聯三縣,州中桑田、糧谷……」
他話說到一半,楊其誕就搖頭道:「你怎的如此倔強?一縣圩田我尚能做主,並聯三縣,一州大事,一旦文書送進朝中,沒個個月,也爭執不下來,按著舊例,不過一個『不可為』就打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