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十一章:新概念戰爭(1)(第2/4 頁)
定一個團下轄二到五個營不等,團軍事主官稱指揮使。團參謀長稱虞侯。而禁兵團隊命名原則則是按照縣級行政區進行命名。比如說他所組建的第一個團的名字便叫做“延安團”,廂兵團隊的番號則按照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的天干排序命名。
李文革設計的新軍制中,八路軍作為一個軍鎮是一個編制不固定的軍事單位,軍下應該下轄若干個師。每師下轄二到五個禁兵團和若干個負責後勤補給及修路搭橋修築工事等非戰鬥性工作地廂兵團,每團則下轄二到五個營,每營編制五個隊,從上到下建立起了五級的指揮訓練體制。從下往上,各級指揮官分別為隊正、營指揮、團指揮使、師都指揮使;各級監軍軍官分別為隊監、營監事、團監軍、師監軍使。
作為全軍的總監軍,李文革也設定了一個位置,叫做八路軍安撫使,不過這個職位短時間內不會有人來坐。
作為基本的作戰單位,每營都要設參謀軍官,自下往上地參謀軍官分別為營指揮參軍、團虞侯、師都虞侯。全軍的總參謀長稱為八路軍都虞侯使。
作為常設性軍中機構,師以上設都虞侯司、都監事司、廂兵都
司。都虞侯司分掌作戰指揮、軍事情報收集及分析、定、軍令送達等核心軍事權力,都監事司則分掌組織人事、軍法刑獄、內部情報收集及分析等政治性較強的監軍權力,廂兵都指揮使司則掌管全軍的廂兵部隊,即相當於後勤部長裝備部長兼預備役司令地角色。
都虞侯司的首長是都虞侯使。都監事司的首長是都監軍使,廂兵都指揮使司的首長自然便是廂兵都指揮使。
按照李文革的設定,八路軍三司首長比之各師的指揮官高上一級,其中都虞侯使基準軍銜為壯武將軍或忠武將軍,都監軍使和廂兵都指揮使地基準軍銜為明威將軍或宣威將軍。
自下往上,八路軍各級軍官所對應軍銜分別為:隊副基準軍銜為陪戎校尉。隊監基準軍銜為仁勇副尉,隊正基準軍銜為仁勇校尉;營副監事基準軍銜為禦侮副尉,營指揮參軍基準軍銜為禦侮校尉,營監事基準軍銜為宣節副尉,營指揮基準軍銜為宣節校尉;團副監軍基準軍銜為詡麾副尉,團虞侯基準軍銜為詡麾校尉,團監軍基準軍銜為致果副尉,團指揮使基準軍銜為致果校尉;師監軍副使基準軍銜為昭武副尉。師都虞侯基準軍銜為昭武校尉,師副都指揮使的基準軍銜為遊擊將軍或遊騎將軍,師都指揮使的基準軍銜則為寧遠將軍或定遠將軍。
—
根據這個銜職設定,目前李文革軍中只有他自己符合師以上幹部的銜級要求。因此目前八路軍都虞侯使和都監軍使職務都是由李文革自己親自兼任。
若是在尋常歲月,這種自行設定軍事建制編制的行為不啻於公然謀反,然而在五代十國的亂世,偏遠藩鎮的節度使自家便是土皇上,在自己的地盤上誰當多大地官節帥說了便算,只要節帥不擅自稱王稱帝,中央政權一般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話又說回來。一旦節帥自己稱王稱帝了,只怕其自身的實力也便超出朝廷的控制能力了,到時候朝廷除了裝聾作啞,依然沒有啥好辦法可想。因此一旦一個藩鎮稍稍有些強大的苗頭,而朝廷暫時又抽不出手來應付,便會搶先一步給這個藩鎮封王。這樣總比人家自己稱王面子上好看些。
李文革現在雖說還不是節度使,但是誰都知道那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雖然朝廷在任命他這個防禦使的同時還任命了李彬為從三品的延州觀察使,但是在這個文官不太受重視的年代,李彬成為節度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今這個新的軍鎮只編制了兩個團,即延安禁兵團和甲字廂兵團。延安團下轄左右兩個營和一個加強了的斥候隊,由沈宸任團指揮使,魏遜任團監軍。婁紹武任團副監軍,虞侯職務目前沒有合適人選,因此暫時闕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