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2/3 頁)
徐徐後退,引誘奧軍深入普里什蒂納省境內,然後又出動了主力部隊向奧軍側翼猛攻,奧軍淬不及防,節節敗退,在經過了慘烈的後衛作戰後,奧軍被迫退往卡拉古耶瓦茨,而塞爾維亞軍則趁勢光復了尼什,此役奧軍戰死達四萬多人,短時間內失去了進攻能力。塞爾維亞軍隊也爆發了被奧軍傳染的斑疹傷寒流行病,造成了大量士兵失去戰鬥力,因而也無力追擊。
接到南線戰報,在維也納坐鎮指揮的費迪南大公大為光火,他立刻將指揮南線作戰的波士尼亞軍政府長官奧斯卡?波蒂奧雷克將軍撤職並勒令其退役,同時命令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元帥前往貝爾格勒指揮南線作戰,畢竟奧匈帝國的主要利益在巴爾幹,對於俄軍他們的興趣並不大,何況因為心愛的妻子死在塞爾維亞人之手,讓他恨透了塞爾維亞人。看到奧軍轉入防禦,只有兩個集團軍的德軍不敢深入只得也轉入了防守。俄軍也由於在中俄邊境線上牽扯了很大一部分精力而不敢過分進攻。
得到援軍的奧軍南線部隊,在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元帥迅速的開始了第二次進攻。作為奧匈帝國歷史上最有能力的指揮官,康拉德元帥採取了步步為營,齊頭並進的戰術,讓拉多米爾?普特尼克元帥毫無辦法,塞爾維亞軍很快丟掉了尼什,隨後又丟掉了普里什蒂納省,協約國在南線的形式岌岌可危。
看到塞爾維亞即將崩潰,在協約國身上投資最多的美國人終於按耐不住了,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密令國務卿約翰?海作為總統特使出訪歐洲多個國家,在經過美國簽訂了一系列戰時物資援助和戰後經濟援助後,保加利亞、希臘、阿爾巴尼亞、蒙特內哥羅共和國,以及由於德國在中土之戰中的不作為而對同盟國心懷怨恨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突然在九月十五日宣佈加入協約國集團,他們迅速組成聯軍進入塞爾維亞作戰,很快遏制了奧軍的攻勢,並展開了反攻,奧軍只得節節後撤,退守貝爾格勒,不得已之下,德國只得命令受德國控制的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作戰,才穩定了南部防線,本來讓羅馬尼亞保持中立是為了阻止俄國從黑海方向的海上進攻的,而這時也顧不得許多了。隨後看到大勢偏向協約國一方,義大利在經過討價還價後,也撕下了中立偽裝,加入了協約國集團,出兵攻擊奧匈帝國的特蘭託。日本人也同時加入了協約國集團,由於日本人的海軍已經被中國打殘,沒有海運能力,日本只得和英國進行協商。由於陸軍戰力不足而傷透了腦筋的英國人,對於日本炮灰的加入還是相當歡迎。經過和美國的三方協商,由美國提供商船秘密的將二十萬日軍運送到了歐洲的法國戰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