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3 頁)
那邊兒沈翼跟宮裡的人進宮,該囑咐的話,夜裡辦事的時候都囑咐清楚了。李胖子得了他的話,也都擱在心裡記著。不過就是把他送到皇宮,回去後便帶領餘下的七八千人守住軍營,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他的家人。雖然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壽王分出心思對他軍營動手腳的可能性不大,但該防的還是要防。
把沈翼送到宮門前,瞧著他進宮,李胖子便帶著陪同的幾個人回去了軍營。各處仍是加強防衛,只盼著沈翼這番能平平安安地回來。
而沈翼進了宮後,便依皇上的安排,帶領三千禁軍並一些護衛出城去往了金明池。今早上皇上就沒有上朝,這會兒朝中的大臣已經有了抱怨之聲。眼見著三千儀仗往城西金明池去,沒有一點辦法,只都氣得吹鬍子瞪眼。老皇上給他們留了條件,答應擁立四房皇長孫為皇太孫,他就回來繼續上朝。簡直胡鬧,簡直荒唐。耐不住性子了,都往壽王府上去,商討對策。
因昨日薛平昌的死讓壽王措手不及,沈翼這會兒護送老皇帝去金明池,也沒有受到半分阻攔。到了金明池自在已經安排好的殿宇房間裡住下,因金明池是水上建築,所以他們居住的地方是與金明池南邊仙橋相接的瓊林苑。
住處倒是涼爽舒適,這時節避暑是最好的去處。瓊林苑偶時用來皇家設宴,所以吃喝玩樂之處一個不少。在瓊林苑吃飽喝足,到金明池遊湖泛舟,或在水中心的水心殿裡吃茶看景,作詩吟賦,都是美事一樁。
然而,現在的沈翼卻體會不到半點美妙之處。偏老皇帝心寬得很,叫他,&ldo;該吃吃該喝喝,年輕人,心裡盛不住事。這麼好的景色,這麼好的地方,不是朕帶你來,你這輩子也看不到。&rdo;
這是小事麼?小事也就罷了,這是關係到方方面面的一個國家頂大的事啊。沈翼塞個葡萄進嘴裡,也嘗不出是酸是甜。他看著老皇帝,確實覺得自己年輕。他再穩重深沉,也沒有這老東西心大。說不準就要死在這兒了,還當沒事人一樣。
只平靜地過了兩日下來後,沈翼也不緊張了。他稍稍把神經放鬆下來,便琢磨起另一個問題,問老皇帝,&ldo;如果壽王不中計,不起兵反呢?&rdo;
&ldo;不會的。&rdo;老皇帝篤定,&ldo;現在還沒下定決心罷了,朕明兒會讓汪富春去宮裡再傳個話,如果他們再不答應擁立皇長孫為儲君,朕就立時退位,讓皇長孫現在就繼位登基。如果薛平昌在,可能會勸他繼續穩下去。但以壽王的性子,他穩不住。他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勝券在握,不會想再橫生枝節。況且,朝中現在已經對朕怨聲載道,說朕老來昏聵,荒廢朝政,巴不得他立馬上位取而代之。&rdo;
老皇帝說完這話,第二日就讓汪富春把話傳回了宮裡。果然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許多朝臣覺得不能忍。這又到壽王府上坐下吃茶,商討對策。有說聖人道理的,說君臣就是君臣,君為臣綱,只能耐心勸導。也有脾氣暴躁些的,直接就說:&ldo;咱們有耐心勸導,百姓沒耐心等!你瞧瞧多少摺子壓在那裡,再這麼下去,得起□□!&rdo;
而後自還有更激進的跳出來,直接勸壽王反,說:&ldo;唯有此法,能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rdo;
壽王看著這些人七嘴八舌,心裡膨脹的欲-望早已壓不下去。薛平昌遭人暗算,他就難壓震怒。這會兒老皇帝自己作死,非要拿立儲的事把君臣矛盾激化,他只覺是天意。就算薛平昌沒死,本來也就有這條準備,如果老皇帝一意孤行惹惱眾臣,他便可以順應天意民心,取而代之。
他不想再等下去,死了一個皇太子,再來一個皇太孫,說不準再給皇太孫繼了位,接下來的事情就將越來越多。不如乾脆果斷一些,成大事者,從來就不是那些優柔寡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