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棄城(第2/3 頁)
事,正可用來圍剿各地天地會。俗話說,狡兔三窟。咱們在廣州處境困難,應當預留後路。
扣扣563743675
“楊烜在三水縣大鬧天宮,雖說驚動了官府,卻也在廣州以外獲得了立足點。萬一我們在廣州出事,亦可急召他來救急。”
陳虹看了下薛昊,不由得暗生敬佩:薑還是老的辣,這個老狐狸一向沉默寡言,一開口就令人刮目相看。他能站在堂主的角度思考問題,無疑更有說服力。
果然,殷正被薛昊的話打動了。陳虹和薛昊是至臻堂領導層中最有見識的人物,他們都主張增兵三水,可見人心向背。
殷正不情不願,卻也只得撥給陳虹兩百精銳,讓他前去三水縣增援楊烜。
陳虹挑選了兩百個精壯,點齊軍械錢糧,立即向三水城進發。他心情急切,把兩百人馬交給至臻堂“先鋒”王成指揮,自己騎上一匹快馬,和徐作新一起先行到達三水城。
楊烜見到陳虹和徐作新,大喜過望。寒暄已畢,馮可欽向陳虹介紹起當前的形勢。他說:
“官軍陳兵三水城外,陸續增兵,目前有四百名綠營兵、一千名團勇。我們這邊,招募了五百個新兵,籌了一萬六千兩現銀,另有軍械、戰馬無算。
“咱們雖有七百人馬,卻缺少訓練,人心不齊。至臻堂這邊有一百五十個軍夫,難堪大任。新招募的五百新兵裡,又有兩百人充任水兵,缺少訓練。
“總督派人過來招安,我與他虛與委蛇。官軍誤以為我想投降,尚未組織攻城。”
陳虹問道:“咱們有把握守住城池嗎?”
這個問題由楊烜回答。他說:“我們不打算死守三水城。此地三江交匯,靠近廣州,乃四戰之地。不久之後,官軍必會全力爭奪三水。
“我們打算放棄三水,先去陳家堡打垮陳忠浩的民團,為蘇三娘報仇血恨。然後再引軍西向,前往廣西梧州府,與羅大綱的艇軍結盟。”
三水縣是座大城、富城,得之不易。楊田、蘇三娘和劉旻虎都反對棄守三水,只有馮可欽贊成。陳虹在城外見識到官之之盛,也贊同楊烜的意見。
楊烜力排眾議,毅然決定棄守三水。
官軍使者已被扣押了好多天,楊烜每天好吃好喝招待他,讓使者不明就裡。
有了陳虹的援兵,楊烜就有把握了。他找來官軍使者,明確說道:
“兄弟,我有意投順官府,但官府要有所賞賜,至少得是二品武官“總兵”銜,或者四品文官“道員”銜。
“與此同時,官府必須還我父親以清白,把冤案調查清楚。哪怕後面牽涉到廣州將軍,也要把他捉拿歸案。”
使者見楊烜舊調重彈,不免又要唯唯諾諾,說自己做不了主啦,需要請示總督啦。
出人意料的是,楊烜這次很大度,說:“兄弟,你來三水城也有段時間了。本帥招待不周,請多見諒。為了顯示我投誠官府的誠意,我將棄守三水,讓城池讓給城外的綠營兄弟。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三水城是座富城,我做好人把三水城讓給綠營,讓綠營不戰而收復三水。到時候,你們儘可以在奏摺上大肆吹噓,我都不反對。
“綠營兵苦日子過多了,也可以進城享受享受,問那些城內的惡霸劣紳要點錢糧,以激勵綠營士氣。不過,我做了回好人,等我們出城時,也請綠營的兄弟不要為難我們。”
那使者又驚又喜,雖說這次沒能勸降楊烜,卻迫使楊烜棄守三水。
事後官軍上奏,自然不會說綠營不戰而得三水城,一定會捏造戰績,邀功請賞。到時候論功行賞,還能少得了自己?
使者十分高興,說道:“閣下這番好意,我先替綠營官兵收下。我們綠營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