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2/2 頁)
往朝鮮去主持要政的,應該是個欽命大員(欽差)。但是袁老四才二十六歲,又沒個「功名」。因人設官,他只能戴個「三品頂戴」;官階只能當個「商務委員」,算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之下的一個附屬機關,不能代表大清皇帝。
可是這個娃兒小官的權責,那可嚇壞人了。第一,他手握重兵。掌握由他一手訓練、用德式操法、歐美配備的朝鮮親軍五千五百人‐‐這種現代武裝,小站之前,中國都還沒有呢!韓王李熙在閱兵之後大為讚賞。他要封世凱為全國陸軍大統領(大元帥、總司令)。世凱固未謙辭,而阻力卻出自國內。李鴻章怕他太招搖,會引起國際反感。袁只顧整理朝鮮;而李則困於中法戰爭,在搞其以夷制夷也。
第二,世凱替韓廷整理財政,亦大有成績。李熙對世凱的忠誠服務稱賞之餘,竟根據咱中韓老傳統,贈世凱「宮姬」美女四人,以示姻婭之情。四人中有一姬為韓國貴族,李熙之內戚也。一人早死,存者三人成為世凱之第二、三、四房如夫人。其後共生子女十五人(七男八女)。世凱次子克文即三姨太金氏所生。克文之第三子,即今日名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之袁家騮教授也,夫人則名揚海內外之原子物理學家吳健雄教授也。
家騮幼年頗受祖母寵愛。餘嘗戲問家騮兄:「祖母也說漢語嗎?」
「啊,說得很好呢。」
我又戲問曰:「大腳呢?小腳呢?」
袁教授說他祖母晚年常臥病在床,總是蓋著被褥。大腳小腳,就不知道了。
那時在韓國的宮廷之內,大院君與國王李熙的父子之間,以及大院君與閔妃的翁媳之間,都時有爭執。韓國那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朝廷中的六部官員,亦不大協調。社會上計程車農工商亦至為複雜。但是袁君指揮其間,以宗邦監國自居,上下亦尚能悅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