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5 頁)
現出來的。對目前的富貴貧賤往往有個大概情況或一目瞭然;第二,已知狀態。就是聽說、知道此人以前的許多情況;第三,潛意識靈感發揮狀態。在太多的方面是決定預測水平高低的決定性條件;也是決定一個預測師層次境界的決定因素;第四,準確的捕捉外應資訊狀態,常說的見外應的吉則定為吉,見外應的兇則定為兇。不過需要仔細分辨方可,不可盲目的選取外應,否則效果不會理想。
此外,還要看對方出的字是在有意還是無意的情況下說出來的。比如說,古代有兩個考生去參加科考,考試前一同去測字。第一個人寫了個‘串’字,測字師說,你定能雙中,他是把串拆分開兩個‘中’來預測的。第二個人一看,也寫了個‘串’字,也來問科考如何。測字師笑著說,人家是無心之‘串’,你是有心寫的這個‘串’,那就是‘患’啊,你來問科考,難以考上。同樣一個字,在測字師眼裡,就有了不同的活力,表現出的應事結果就截然不同了。無意選、寫出來的字的準確率最大,資訊量也最多;而有意寫字反而準確率低。這是因為有意、故意寫的,顯意識比例比較多,而潛意識的比例卻低了,因而準確率低。無意或突然、隨機隨意寫的,其潛意識比例大,因而準確率高。
除了前面講的,在測字的時候還要考慮對付寫字或者出字時的狀態、周邊的情況、是否有意模仿等等問題,複雜得很呢。不過對精於此道之人而言卻往往會在對方寫出或者說出某個字的那一瞬間便知道了結果。”
看來處處都是學問啊。我心裡不禁對他的博學感到敬佩。
“那你給我們講一些這方面的故事啊。”張蘇聽上了癮。看來對這種神秘而新奇的東西大家都是很有興趣的。
“呵呵,有關測字的故事可多了去了。”清雲說。
我發現凡是問到他得意的學問的時候他的話就特別的多,這也許和他多年在道觀長期靜修、說話不多有關係吧。
“北宋時期,誕生了一位叫謝石的測字高人。也可以說,古往今來,在測字領域最為有名望的大師就是此公。當初,他時常出入皇宮為皇帝及皇室人員測字,至於當朝大臣及王公貴族、以至庶民百姓各色人等紛紛求測者更是不計其數。
這位歷經了北宋滅亡、朝庭南遷至臨安的術數奇人,在宋高宗時代,曾被皇帝召見於宮中測字。當時,宋高宗書一‘春’字命其一測。當時的朝庭正值權臣秦檜當政,滿朝上下皆畏其權勢而任其妄為莫敢多言。謝石當下凝神觀字,緩緩稟奏道:‘聖上所書‘春’字,上半部秦頭太重,以致壓‘日’無光。’高宗聞聽此言,慘然不語。後來,權臣秦檜得知了此次測字事件後氣急敗壞,暗中弄權將謝石放逐於嶺外蠻夷之地。
在放逐的旅途中,某日忽見一人在山腳下立了一塊測字招牌為路人測字。謝石不禁詫異,心想實在有趣,當今天下難道還有比我更精於此道的嗎?當下書一‘謝’字求測。
只見對方掃了一眼,不緊不慢道:‘寸言中立身,想必是術士。’
謝石大驚,又不假思索地書一‘石’字求測。對方看後,皺眉緩緩嘆道:‘‘石’遇‘卒’為‘碎’,‘石’逢‘皮’為‘破’,此番遠行,恐有去無還。’
謝石聞聽此言,頓時大驚失色。原來,押解他的吏卒正好姓“皮”,如此,‘破碎’二字恰為當下他的真實寫照,實在是定數難逃。不過,謝石畢竟是名震天下的測字大師,他在震驚歎服之下反問道:‘請書某字,讓我也來測測你,不知可否?’
對方起身說道:‘我在這兒就是字,還有什麼可寫的。’
謝石定神一瞅,脫口道:‘人旁有山,莫非你是仙家?’
此人聽後,哈哈一笑,轉瞬遁去,只留下謝石和吏卒愣在那裡。”
“我不相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