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3 頁)
中國被視為古典的市場經濟國家,蓋因歷代長期堅持土地私有化和商品糧政策。當政府成為土地資源的唯一處置人之後,各種資源的配置結果便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實行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從土地中獲得三大收益。
第一個收益是控制糧食交易,實現農業對工業的&ldo;反哺&rdo;。1953年11月,政務院發布《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提出定產、定購、定銷的&ldo;三定&rdo;政策,要求全國各地以鄉為單位,確定全鄉每戶的常年計劃產量和全鄉糧食統購統銷的數量,糧食買賣納入國家的整體計劃。這一統購統銷政策一直執行到1985年,長達32年之久。據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計算,新中國成立後,我們一直透過工農價格差、城鄉&ldo;剪刀差&rdo;向城市和工業提供豐厚的原始積累,農民為工業化和城市化提供的積累,最保守的估計高達30萬億元。170可見,工業化所需資金主要是由農業積累產生的。
第二個收益是推行票證經濟,在物資短缺條件下長期控制城市物價。糧食及農副產品價格是一國物價波動的中軸,政府控制土地後,繼而可控制價格和供應,最終達到控制需求的計劃性目標。1954年全國棉紗、棉布統購統銷後,9月份就實行了憑&ldo;布票&rdo;限量供應棉布的政策,這是與工業消費品相關的第一種票證。1955年8月起實行糧食的憑票定量供應,從此,中國進入&ldo;票證的年代&rdo;,各種民用商品如煤球、腳踏車、食用油、糕點、雞蛋、豬肉、魚甚至火柴等,都需要用特定的票證才能購買。正是透過這一手段,政府得以在低生產效率和物資短缺的狀態下,保證全國物價維持長期的超級平穩。
第三個收益是控制人口流動,進而消化城市剩餘勞動力。準軍事化的人民公社與戶籍制度互相勾連,造成城鄉分化,沒有票證的農民無法在城市裡購買到生活必需品,無法看病和入學,因而不可能任意進城,從而在短缺經濟的年代裡,減輕了城市的人口壓力。1968年,因&ldo;停課停工鬧革命&rdo;,城市裡出現數以千萬計的失業學生,毛澤東下達了&ldo;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rdo;的指示,在十年時間裡,有超過1700多萬人(約佔全國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適齡就業人口的五分之二)被下放到農村,從而以極殘酷的方式化解了城市就業的壓力。171
在整個計劃經濟時期,農民是一個被背叛和剝奪的階層。他們失去了土地,被剝奪了進入城市的權利,他們創造的財富以&ldo;剪刀差&rdo;的方式轉化為國家資產,而他們的生活質量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以用電量為例,&ldo;一五&rdo;期間,全國電力的八成以上都用於工業,城市生活用電佔135,農村用電只佔全國電量的06。從1958年到1978年,20年間中國農民人均收入增長不到26元。國家從土地控制中獲得的收益並沒有隨著計劃經濟體制的終結而結束,到了1998年之後,土地出讓金成為各地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這將是下一講的內容。
&ldo;文化大革命&rdo;:紊亂十年
國民經濟的徹底紊亂是從1966年開始的。5月,毛澤東親自發動&ldo;文化大革命&rdo;,他八次登上天安門,接見了1300萬人次的紅衛兵。這些熱血沸騰的學生喊著&ldo;造反有理&rdo;的口號,把教室砸得稀巴爛,將自己的老師綁起來批鬥,然後再衝進全國的所有寺廟,將佛像、書籍等文物盡數砸毀、焚燒。緊接著,工人也被發動起來,各種名目的革命造反組織紛紛誕生,他們喊著&ldo;保衛毛主席&rdo;的口號殘酷武鬥。
自&ldo;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