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3 頁)
四大利益集團格局圖‐‐消滅有產階層
兩次自毀性的經濟運動
在&ldo;一五&rdo;計劃結束的1957年前後,共產黨人幾乎同時取得了經濟高速成長和消滅私營部門這兩個重大勝利,這使得決策層的信心前所未有地膨脹。隨後,他們在自負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958年,急於求成的毛澤東在工業和農業兩大領域同時發動&ldo;大躍進&rdo;,工業方面的目標是超過英國,農業方面的目標則是實現糧食和棉花產量一年翻一番。
1957年年底,毛澤東在莫斯科對赫魯雪夫說,15年後,我們可能趕上或超過英國。可是僅僅4個月後,這個時間表縮短到了7年,又過了兩個月,更是縮短到了兩年。毛澤東認定中國經濟超過英國的唯一評價指標是鋼鐵產量,他提出國民經濟&ldo;全面大躍進&rdo;的口號,要求經濟部門修改預定的指標,鋼的指標被定在了1070萬噸,一年之內要增長一倍。
就這樣,一個全民煉鋼的高潮被掀起了。全國各地建起了數以十萬計的小高爐,人們滿懷熱情地日夜煉鋼,很多人把家裡的鐵鍋、鐵盆、鐵門把等都捐獻了出來,倒進火紅的爐膛中。這一年,鋼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08萬噸,超額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在這個數字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近乎自毀性的事實:1108萬噸鋼中有相當大的比重是用土法上馬的小高爐煉出來的,其中300多萬噸是毫無用處的廢鋼,小高爐煉出的900多萬噸生鐵既不能用於鑄造,也不能在煉鋼後軋成有用的鋼材。全民煉鋼不但中斷了正常的經濟活動,更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很多山上的樹被全部砍光。為了全民煉鋼,各地迅猛地從農村招人進城,到年底,全國企業和國家機關職工人數達到4532萬人,比上一年末整整多了2082萬人,糧食供應形勢立刻嚴峻起來。盲目的樂觀和激進戰略,造成了國力的嚴重虛耗。
發生在農業領域的糧食&ldo;大躍進&rdo;同樣荒唐。根據毛澤東的要求,1958年的糧食指標為8000億斤,棉花則為6700萬擔,都比上一年增長了一倍多。《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它成為1958年最出名、最響徹雲天的一個口號。各地農村紛紛造假,虛報糧食產量,小麥的畝產紀錄從絕無可能的1500斤&ldo;上漲&rdo;到無法想像的130434萬斤10兩4錢(當時1斤為16兩)。新華社向全世界宣佈,中國1958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5萬億斤,幾乎是上一年的10倍,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產糧國。
在之後的三年,國民經濟如一位狂奔後虛脫了的運動員,由瘋狂躍進陡然跌入蕭條低迷。全國工廠關停近半,2000多萬新招職工被驅回農村。在農村,地方政府仍然以上一年虛報的資料向農民徵收糧食,農民不願交,就搞反右傾、反瞞產、反私分,甚至抓人、關人、打人,廣大鄉村出現了很多餓死人的現象。主管經濟的劉少奇也不得不承認,三年大饑荒是&ldo;三分天災,七分人禍&rdo;。&ldo;大躍進&rdo;對中國經濟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日後有許多論文和書籍進行了反思、總結。國家統計部門的資料顯示,&ldo;二五&rdo;期間(1958‐1962年),全國工農業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僅為06,遠遠低於&ldo;一五&rdo;期間的109。據美國學者麥克法誇爾在《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書中的測算:&ldo;大躍進對國民經濟造成的全部損失現在估計是1000億元,幾乎兩倍於&l;一五&r;期間對基本建設的總投資(550億元)。&rdo;169
到了1964年,蘇聯發生&ldo;宮廷政變&rdo;,赫魯雪夫被撤職並隔離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