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在毛澤東和朱德直接領導下,成為紅軍主力部隊。紅三軍在奇襲文家市、搶佔醴陵、攻打吉安等戰役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第一次反“圍剿”,紅三軍在有名的龍岡戰役中擔任正面攻擊,率先衝鋒,一舉生俘湘軍張輝瓚師的警衛營,為全殲湘軍第十八師、活捉張輝瓚立了大功。第二次反“圍剿”,紅三軍獨當一面,“飛將軍自重霄入”,一舉包圍國民黨第二十八師師部,搗毀“圍剿軍”指揮機關,為五戰五捷首開勝局。第三次反“圍剿”,紅三軍和兄弟部隊一起,首戰蓮塘,次戰良村,再戰黃陂,三戰三捷;老營盤一戰,又取得殲滅敵軍一個旅的重大勝利。
當時,在各紅色區域,人們將黃公略與朱德、毛澤東和彭德懷並稱為“朱、毛、彭、黃”,把他們當成中國工農紅軍的象徵。
黃公略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堅定捍衛者。在第一次反“圍剿”前夕,在李立三影響下,中共江西省委中的少數人堅持要打南昌,反對毛澤東“放開兩手,誘敵深入,大量消滅敵人”的方針。有的不顧大局,借肅反問題提出“打倒毛澤東,擁護朱彭黃”,公開挑撥離間。
大敵當前,紅軍面臨分裂,黃公略挺身而出。他與朱德和彭德懷聯名發表公開信:誘敵深入的戰略,“是整個一方面軍總前委的策略,已不是毛澤東同志個人意見,所謂反對毛澤東同志的右傾等於無的放矢”。他鄭重宣告:“目前決戰在即,凡是革命的布林什維克同志,應在共產黨前委領導之下,一致團結,堅決消滅敵人。誰不執行這一任務,誰破壞這一任務,誰就是革命的罪人。朱德、彭德懷、黃公略對於同志之去就,只有革命與反革命之分,沒有私人擁護與否之別。”
他對親屬的態度,也反映了這種“只有革命與反革命之分”的立場。蔣介石在對紅軍的第一次“圍剿”被粉碎後,坐臥不寧,想對黃公略進行策反,命令何鍵將他母親和妻子押到長沙,在報紙上大造輿論,說“黃公略既將母親與妻子送來長沙,足見悔過情殷,投誠心切”。他派黃公略同父異母的長兄黃梅莊為說客,攜帶銀洋一千五百元和蔣介石及黃漢湘給黃公略的親筆信進入蘇區,勸誘黃公略“歸正”。
黃梅莊進入蘇區,彭德懷聽說黃公略的哥哥來了,以禮相待,叫伙房炒了幾個菜,陪他喝了幾杯酒。彭德懷聽他說了來意後,沒有與之續談,令左右將他關起來,隨後請示毛澤東。毛澤東說:“由黃公略處理。”當方面軍總部寫信徵求黃公略對其兄的處理意見時,他關門閉戶想了一整天,最後不顧母親和妻子還在敵人手裡,給方面軍總部覆信:“一刀兩斷,義無反顧。”彭德懷深深感動,令保衛部部長砍下黃梅莊的腦袋,把頭裝在箱中,讓那個嚇得半死的跟班送回南昌。
何鍵氣急敗壞,他鬥不過朱毛彭黃,便乞求神靈,篤信風水先生的話,派人到湘鄉老虎山,趁夜挖黃公略的祖墳,把他祖父和父親的屍骨丟進湘江。三個月後,黃公略死於國民黨軍隊的飛機掃射,何鍵便附會說,這是破壞風水靈驗了。
噩耗傳來,湘贛根據地軍民無不哀慟。蘇維埃政府修建了公略亭,將紅軍步兵學校命名為“公略步兵學校”,並以吉安和吉水兩縣的紅色區域為主成立公略縣。公略縣成立之日,黃公略追悼大會召開。會場主席臺兩側,懸掛著毛澤東所寫的輓聯: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黃公略的事蹟,是湖南人在軍隊中成材的一個縮影。湖南人從軍,的確是改變命運的舉措。在戰爭年代,連讀書人也往往大談打仗,形成了特殊的傳統和社會風氣。大批書生和布衣寒士投筆從戎,成為叱吒風雲的將領。更有數十萬農民放下鋤頭,投入軍旅,由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