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1/2 頁)
卻是偶爾也能看到幾個挎劍之人從山上下來,這些下山之人自然是進城裡去的,今夜燈節,城裡的熱鬧可想而知,一年便也是這一回,豈能錯過。
只是徐傑經常能感受到一些錯愕的眼神看向自己,皆來自那些下山的挎劍之人,顯然是這些鳳池派的弟子認出了這個秀才,雖然相行路過,卻也不免有些愕然地多大量了幾眼徐傑。愕然之後的眼神,大多不善,卻也並不上前來找晦氣,反而是去告訴身旁並未發現此事的師兄弟,然後指指點點幾下已經走過去的徐傑。
文昌書院,依山勢而建,學堂建築與住宿房屋,頗有點層巒疊嶂的意思。大門之上有牌匾,從大門而入,階梯幾百,每上得幾十個,便有一排建築,中間是學堂,兩邊是廂房。按照年紀劃分,入學之人便也在不同的學堂內上學。
書院內早已張燈結彩,大紅的燈籠到處都是,便是這些燈籠,也就顯示出了這座書院的財力不凡。
一直往上,便有一個大廳,大廳頭前有一塊不小的空場,今夜詩會之地,便也在此了。
條案無數,整齊排列,兩邊廂房裡,汽霧升騰,便是廚子們臨時的廚房了。備下無數菜餚,只等上桌。
大廳頭前,也還搭有一個小臺子,便是花魁清倌人們的表演之地。
臺子之下有一排條案,這些條案自然是留給那些名士大儒或者官員所坐。
「徐兄,快些往前,先佔個好地方。」歐陽文峰似乎有些經驗,一人當先,快步往前,前面已然有了許多人落座。
徐傑便也加快了一些腳步,似乎真感受到了歐陽文峰的急切一般。如此與雲書桓佔了一張還算比較靠前的桌案,與歐陽家兩人毗鄰。
第四十二章 探花郎與兩指夾擊
文人士子越聚越多,一張張的條案也慢慢坐滿,詩會雖然是娛樂,卻是這些文人士子並不真如在那娛樂場所那般放縱,反而多大低聲而語,謹言慎行。只因為今日這詩會與平時不同,今日乃是官方詩會,會有大人物到此,眾人自然要在意自己聖人子弟的品行。
其實這元夕燈節,真正熱鬧的地方並不在此,而是在大江城中,卻是這學政衙門的官方詩會,也由不得這些文人不來參加,好在這詩會下午就開始,並不會延續到很晚,也不會那般隨意暢飲,讓人酒醉而歸。終究還是正式的場合,並非真只是娛樂。
文昌書院之外,也圍著許多人,大多是來自各家名樓或者畫舫的小廝,這些人進不到書院之內,卻在等著書院內的東西。
進到書院裡的文人士子,大多都是比較有名氣或者身份地位的,其中也不乏舉人之類。那些沒有資格來文昌書院參加詩會的文人,自然也要自己組織詩會,詩會之處便是城內的那些名樓雅地。
這些小廝在書院外等的便是書院裡這些才子們的大作,但凡有大作而出,這些小廝第一個得到了訊息,拿著詩詞奔回城內,憑藉著新的詩詞大作,城內的名樓畫舫的花魁清倌人們立馬就唱,便能招來更多的顧客,如此也是賺錢的手段,也是那些還未成名的清倌人出名的手段。
至於真正有名的花魁人物,今日自然是要先到文昌書院裡來表演的,也還有往外傳詩詞的便利,提攜的也是各自名樓畫舫的新人。
到場的才子文人,大多也老早就開始準備這場詩會了,提前幾個月甚至大半年,就在準備著詩詞,老早寫好的佳作,留而不發,就等今日這麼個機會。
身為文昌書院東家之一的馬家,自然也到場了,馬子良便是其中領頭人物。也並非馬子良是馬家最有才之人,而是馬子良乃是哪家年輕一輩的嫡長子,自然而然就成了領頭人物。若是二房從河北迴來過年,那馬子良這領頭人的身份倒是另說。
只是這個時代,河北到大江,距離實在有些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