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2 頁)
派李德去中國的原因是他有多種語言知識(會德文、俄文和英文)以及他在德國革命期間積累了街壘戰的經驗。有人說他是在慕尼黑參加的街壘戰,有的則說是在柏林。
據說,他的街壘戰經驗是他到中國工作的最關健的原因。共產國際希望中國革命成為俄國革命的重演‐‐搞城市起義。一九二七年蔣介石確實在上海屠殺了起義的共產黨人和工人。但是,用朱德的話來說,如果一九二七年是中國革命的&ldo;一九零五年&rdo;,那麼下一步就將是&ldo;一九一七年的彼德格勒&rdo;。據莫斯科的設想,上海這樣的事件無疑還會再次出現,屆時,奧託&iddot;布勞恩這位德國的街壘戰戰士將比周恩來在一九二七年幹得更出色。
關於這位獨裁、專制而又架子十足的人被派往中國的上述原因難以得到全部證實,不過以上就是中國革命運動中反對毛澤東的所謂&ldo;俄國&rdo;派所得到的印象。
李德一九三二年離開莫斯科,向東經橫跨西伯利亞的鐵路到達滿洲裡火車站,在這裡越過邊界進人中國滿洲裡。據他後來說,他身上帶了一本&ldo;新的護照,一本使用布勞恩這個名字的奧地利護照&rdo;。
根據他自己在回憶錄中的描述,李德於一九三二年春抵達哈爾濱,&ldo;去一些地方進行了調查研究&rdo;(他沒提是去什麼地方),隨後乘火車到大連,轉乘輪船抵達上海,於一九三二年秋天住進了英國殖民者特別喜愛的老式的阿斯特旅館。幾星期後,他搬進了一套&ldo;美式公寓&rdo;。他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講,而且對中國革命的背景一無所知。與大多數派往中國的俄國代理人一樣,他腦子裡對中國的瞭解僅是白紙一張。但是他在執行命令方面是完全可以信賴的,而莫斯科所器重他的就是這一點。儘管莫斯科當時沒有、後來也從未對中國的實際情況有過多少了解,然而,對中國革命卻下了很大的賭注。它在中國共產黨身上花了大筆的錢,而且還透過柏林銀行給上海的國際紅救會提供大量資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