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頁)
其實早在五四時期,社會風潮很大程度表現在對於舊式家庭的逃離。五四青年對於家長的叛逆,最初表現在追求自由戀愛、建立摩登家庭。魯迅小說《傷逝》中,子君與涓生正是這樣的青年。只不過魯迅的深刻與遠慮在於還要問一句:娜拉走後怎麼樣?子君與涓生以自由戀愛建立的小家終於在社會的、經濟的壓力下,在自身的理想幻滅中解散了。
十幾年後、二十幾年後,作家也沒有離開&ldo;家&rdo;這個主題。曹禺一系列名劇中,《雷雨》與《北京人》,都可以算作家庭劇,只不過《雷雨》是激憤地敘說,《北京人》是哀婉的調子,但主題都是與家作別。張愛玲小說從《金鎖記》到《傾城之戀》,甚至自傳體小說《小團圓》,也無非是講著同一個故事:在舊式家庭待不下去的女人們,或被動或主動地走到社會上,最終還是處心積慮要把自己嫁給一個靠譜的人、把牢一個飯碗,從舊家到新家。
張愛玲亦是顯赫名門之後,只不過到她一代,家事已在頹敗中。父親是個晚清遺少,終日頹唐,沉溺於煙榻,興來時背誦詩文以寄託滿懷愁緒;母親是美麗的摩登女郎、一位離家出走的娜拉,她將一雙小兒女丟給丈夫,挽著小姑子,踮著小腳出國留學去了。從張愛玲的一些敘述看,姑姑回國後,在公司裡做職員、自食其力,給予張愛玲很多護佑與陪伴,而張愛玲的媽似乎是一直飄在外面,靠變賣家當古董為生,身邊變換著中外男朋友,偶爾回到張愛玲的生活中,就是挑剔她舉手投足的笨拙難看、指點她做時髦新女性,這種教育包括:教煮飯、洗衣,練習行路的姿勢,看人的眼色,點燈後記得拉上窗簾,對鏡研究面部神態以及&ldo;如果沒有幽默天才,千萬別說笑話&rdo;這類&ldo;潛規則&rdo;。張愛玲對於母親的敘述中是有一股怨氣的,這怨氣其實是她對於母親的永久的思慕。母親總在千里之外的世界上遊逛,時而從英國、法國寄回漂亮的衣服、玩具,偶爾回到身邊卻沒有對女兒的寵溺,挑剔之外都是冷冰冰的對於生活道路的選擇:你仔細想一想,跟父親,自然是有錢的,跟了我,可是一個錢都沒有,你要吃得了這個苦,沒有反悔的……
張愛玲其實是該感謝母親的。沒有母親一次次與父親離婚談判中堅持讓她受西式教育,張愛玲很可能就在父親指定的私塾裡念念&ldo;子曰詩云&rdo;、到時候找個門戶相當的沒落子弟嫁了,像她小說中描寫過的七巧、長安們委頓於大宅門的角落中。可以說,如果沒有母親闖出的新生活維度,絕不會有日後的張愛玲。從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回憶看,他們的母親,這位出走的娜拉很是了得,她學美術,畫畫,做雕塑,說英文,學會了游泳,還在阿爾卑斯山滑雪,週遊世界;她的做皮件生意的男友死於新加坡陷落的炮火中,她逃難到印度,曾經做過尼赫魯兩個姐姐的秘書;1951年在英國一度下工廠做女工制皮包。總之是享得了福、也吃得了苦,我行我素,做得了自己的主,一個新女性。張子靜回憶,在姐姐逃到母親那裡後,他找過去也想和她們在一起:&ldo;我母親委婉地解釋她的經濟能力要供養我姐姐讀大學已經很吃力了,勸我要回父親的家,好好讀書。母親說完這些話,姐姐和我都哭了。&rdo;‐‐所以,張愛玲感受到的母親的凜冽態度,實在是因為家以外的天地雖寬廣、卻也到處撞見冷冰冰的現實,這是新女性要面對的。1957年,張愛玲的母親在英國辭世。那時張愛玲早已成名。這個家族最後是由兩個離家的女人上演了華麗傳奇。
一邊是離家出走的人們,另一邊‐‐從另一個角度看,在20世紀大背景下,偌大中國竟也不容易安放一個家。家族的繁衍擴大,需要持續的安穩的社會大背景。20世紀中國太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