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們變得分外端莊,儀態萬方;微風吹拂枝椏,隨著暗淡的樹葉顫動,她們散播出仁愛、悟性和恩惠;過了一會,她們忽然飛騰上升,縱情狂歡,玷汙了虔誠的外衣。
正是這種幻覺,彷彿給孤獨的漫遊者帶來裝滿果子的錐形大口袋,或在他耳邊喁喁細語,猶如海妖的歌聲在翠綠的波浪上回蕩,或像一束束玫瑰花,向他迎面拂來,或如蒼白的面孔浮出水面,引得漁夫在巨浪中使勁泅遊,要去親暱一番。
正是這種幻覺永無休止地浮現,伴隨著真實,卻把她們的形態置於真實之前,使孤獨的漫遊者時常懾於她們的魅力,奪去他對大地的知覺和歸去的願望,給予他大致的安寧作為補償,似乎(他走入林間曲徑時就認為)所有這一切生存的渴望都單純之極,萬千事物融為一體,而這幻影,由天空和枝椏構成的形體,從洶湧的大海中升起(他年歲已大,五十出頭了),宛如從波濤中可能推出一個倩影,透過她那高貴的手,傾注仁愛、悟性和恩惠。他兀自思量:讓我們永不返回華燈之下吧,不再重返客廳,永不讀完自己的書,再也不磕掉菸斗裡的灰,再也不按鈴喚特納太太收拾杯盤;就讓我勇往直前,趕上那碩大的幻影吧,她一昂頭便會把我舉到她的飄帶之上,讓我和其他一切都化為烏有哩。
幻覺便是如此。孤獨的漫遊者很快踅出樹林,那邊,一個老婦人來到門口,舉起手遮在額上,白圍裙被風吹起,她也許在等待他歸來吧。她似乎(看上去脆弱,其實強有力)要越過沙漠,去尋找她失去的兒子,尋覓一個被毀滅的騎手,去充當人間紛爭中死去的兒子們的母親。因此,當孤獨的漫遊者沿著村中小街踽踽而行時,婦女們站在那兒編織,男人們在園子裡挖土,黃昏似乎預示著不祥;人們佇立不動,彷彿他們知道並且無畏地等待一種令人悚然的厄運,它即將把他們徹底毀滅哩。
室內,在食品櫃、桌子、放著天竺葵的窗臺這些普通物品之間,女房東彎下身子,拿掉桌布,此時,她的身影在燈光下猝然變得柔美,成為可愛慕的化身,使我們不由得想擁抱她,只是因為想起了人情的冷漠,才剋制了。她拿起果醬,放入食品櫃:
“今晚沒有事了嗎,先生?”
可是,那孤獨的漫遊者向誰答覆呢?
在攝政公園裡,那位上了年紀的保姆就這樣在熟睡的嬰兒身邊編織,彼得·沃爾什就這樣打著鼾兒。忽然,他猛地驚醒過來,喃喃自語:“靈魂死啦。”
“上帝啊上帝!”他大聲自語,伸展四肢,睜開雙眼:“靈魂死啦。”這四個字同他夢見的某一個情景、某一個房間,以及某一段往事有關。夢境中,那情景、那房間和那一段往事變得更清晰了。
那是在九十年代初的一個夏天,在布林頓,當時他正瘋狂地愛著克拉麗莎。房間裡有許多人,大夥喝完了茶,圍坐在桌邊說笑,房裡灑滿了橙黃色燈光,煙霧瀰漫全室。他們在議論一個附近的紳士,他娶了女僕為妻,那人的名字他已忘卻。總之,那人娶了女僕,還把她帶到布林頓來拜訪——糟糕透頂!她渾身豔裝,簡直可笑。克拉麗莎學她的樣子,說她像只“白鸚”。而且,那女人嘰嘰呱呱,嘮叨個不停。克拉麗莎模仿她說話的樣子。後來有人說——那是薩利·賽頓——要是知道她在婚前已有過一個孩子,是否會影響感情?(當時,在男女混雜的場合提這樣的問題是夠大膽的。)眼下,彼得腦海中重新浮現克拉麗莎當時的模樣:她的臉頓時漲得通紅,而且不知怎的扭曲了,她說:“哎,那我再不能跟她說話了。”這一下,坐在茶桌四周所有的人似乎都顯得坐立不安,令人十分難堪。
他並未由於她計較這一點而責怪她,因為在當年,像她那樣成長起來的女孩子什麼也不懂。但是,她的姿態叫他生氣:她膽怯而又嚴厲,傲慢而又拘泥。他本能地說了句“靈魂死啦”——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