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修行即“脫衫”(第3/5 頁)
在哲蚌佇列裡的阿旺和色朗內心感到由衷地喜悅。過後,各寺僧人紛紛互相打聽年輕僧人,二人當然不能對外講,可深感莫大的自豪。那位老僧像個老頑童一般,做著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向對手伸出大拇指。以前從未遇到這種狀況,恰巴活佛請老僧講幾句對第巴大人開示的領悟。
老僧作著脫衣狀,“著衣越多者,越易著相戀相,修行難度越大,倒是草根民眾,沒有錦衣繡袍,少為相累,距本性反近。故漢地禪宗六祖曾言:下人有上智。是也。”
恰巴回頭瞧瞧,桑結作鼓手狀,點點頭,於是宣佈老僧辯經透過,授予格西學位。老僧作舞蹈狀歡喜上臺,返身時,兩行淚如斷線珠子般滾將下來。
回到宮裡後,洛桑忐忑地問:“阿伯啦,我那樣做可不可以呀?”
還在辯經場上時,桑結就感到心潮湧動,他聯想到“拈花微笑”的典故。眾弟子問佛陀何為佛法?佛陀拈花微笑曰:不可說不可說。在場者只有迦葉領悟其意。由於語言表達佛理的侷限性,若能巧妙運用其他形式來象徵、比喻,被認為是更高境界,故漢地禪宗歷來崇尚此法。今洛桑以脫衣喻理,無師自通,暗符佛理,確是根器不凡。當然,他不想給這個年輕人太多表揚,只說:“不錯,不著一字,卻喻理深刻,顯見佛爺平時學經能領其要旨,不過熟誦經書仍是基礎,不可忽略。”
洛桑點著頭問:“阿伯啦,我當時那麼做了,可有的問題也未及細想,聽了阿伯開示才真正明白,只是阿伯說修行是還原,這句話不知該怎樣理解。”
“還原即離相,離相才能眾生平等,這就是大乘認為眾生是佛的道理。”
桑結暗想,這是個不尋常的青年,不可以尋常之法教之。
進入三月,天氣漸暖。洛桑到宗加魯康活動時,發現遊人明顯增多,特別是每到傍晚,一群青年男女在湖畔歡笑歌舞,好生羨慕。他知道不能擅自行動,憋了好幾天才提出外出的要求,甚至做好了大人不准許的精神準備。
桑結稍一思忖說:“這樣吧,每隔五天,你下午到林卡練習騎射,傍晚可以和年輕人們玩玩,不要太晚了,讓根柱陪你去吧。”
沒想到大人挺痛快答應了,洛桑高興得差點上前抱住他。
很快到了活動日,看看天色不早,讓侍從將馬匹、弓箭等送回宮中,在神殿草草吃了帶來的晚餐。正是月中,四周剛顯蒙朧,那一輪明月,彷彿是被人甩上了半空,天空變成深藍的顏色,好像乾坤倒置,湖水懸在了頭頂,樹木、丘陵鍍上銀色,湖水猶如鋪上了一層碎銀。洛桑還是頭一回欣賞這裡的月色,不禁讚歎起來。
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來,有的唱著歌,有的吃著東西。神殿在湖南岸,開始時,女孩子們集中在湖東側,男孩子在西側,有互相喊叫對話對唱的,人到的差不多時,都聚到北側空場上。跳的也是鍋莊,不過和村民們跳的不太一樣,顯得優雅整齊一些。
洛桑一蹦,拉著根柱向樓下跑去,剛要出門,根柱突然停住“哎呀”一聲,洛桑雙腳滑著步回過頭,“佛……少爺啦,穿這身僧衣去能行嗎?怕不合適吧?”洛桑愣了,捶著頭,天哪,怎麼把這個細節忽略了。二人呆立一陣,無心再觀看,怏怏而回。
第二天,根柱正擦洗樓道,丹珠爾過來說:“來了個達旺的人,叫貢布,你去見見。”根柱剛要走,丹珠爾又問:“佛爺認識嗎?”根柱點點頭。
“那你去告訴佛爺一聲,不然以後知道了會怪怨你。”
“謝謝領班提醒。”
這是洛桑幾年來頭一次見到家鄉來人,拉起叩首的貢布,一口一個貢布哥地叫著。
“佛爺啦,萬不敢這麼叫,小人擔當不起。”
“咦,當了佛爺就沒有哥哥了嗎?我們還像從前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