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河北全境防禦體系建成(第1/2 頁)
李隆基有些恍惚,怎麼說著說著,時間線就跳到我這裡來了。
“從營州之亂算起,到開元初年,唐朝在河北的戰爭已經持續了近二十年。”蕭盼盼感嘆道,“營州一直沒有收復的原因,除了大唐在河北佈置的兵力不夠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契丹和奚對突厥的依附關係。”
這樣的局勢,不免讓正在看直播的李淵回想起了大唐開國之前的狀況。突厥對於干涉中原王朝的政局向來都非常熱衷。
“這樣的一種關係,穩定與否的根基自然全都寄託在了突厥的身上。所以,當開元四年八月,突厥默啜在北征迴歸的途中被殺後,契丹李失活,奚李大酺就帥部投降了唐朝。”
“這一事件的發生,讓大唐看見了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收編加和親。”
只是暫時的。李隆基在心裡確定道。
“在開元五年,大唐分別與奚,契丹和親之後,就在同年的三月,重新將營州治所搬回到了柳城,並設定了平盧軍,以營州都督兼任平盧軍使。加上幽州節度使和遷至平州的安東都護府。”
“這樣的邊防格局代表著,李治時代的三府防邊態勢重新迴歸。但不同於李治時代的地方是,二十多年的戰爭,已經讓河北存在了大量的軍鎮和團結兵了,而且這還只是剛剛開始。”
李隆基苦笑一聲,這自然只是剛剛開始,他很清楚,契丹,奚,還有突厥都必須被收拾妥當,要不然任何的和平,都是短暫的。
“在重置營州都督府的這件事上,大唐朝廷是發生過爭論的。在開元七年,營州都督宋慶禮死於任上,時任太常博士張星認為,宋慶禮在營州不僅毫無功勞,而且還在戰事上傷亡慘重,屬於自視甚高,獨斷專行。”
“張九齡反駁,認為宋慶禮將營州經營的固若金湯,還以屯田自給的方式,減輕了朝廷的經濟負擔,而營州防禦的成功,則直接讓河朔無擾,這是很大的功勞。至於敗仗,東北方向的敗仗多了,宋慶禮這種情況已經很好了。”
聽到這樣的描述,李隆基的臉有些黑。
同樣在看直播的張九齡也是無語,我明明是在誇宋尚書,怎麼到了你的嘴裡就成了矮子裡拔高個的意思了。
“這次爭論的結果,以張九齡獲勝,大唐開始貫徹在河北實現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同年,平盧軍使上升為平盧軍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府。”
“同樣的時間段裡,幽州軍區也在擴建,開元六年,張說擔任幽州節度使,開始採銅鑄錢,購置軍馬,和糴軍糧。經過發展,幽州防線綿延千里,到開元八年,幽州節度使兼任了本軍州經略大使,並節度河北諸軍。”
“這代表著,幽州節度使正式取代之前的山東防禦大使,成為河北一帶的最高軍事指揮官,而以幽州為核心的河北邊防體制也正式形成。”
李隆基暗暗咬牙,心中升起了一股悶氣。形成?形成最後還敗了!
“開元八年,大唐本打算聯合奚,契丹征討突厥,但計劃落空,毗伽可汗透過反擊,獲得了原來默啜可汗的兵馬。與此同時,契丹叛亂,牙官可突幹攻打契丹王,時任營州都督派軍征討,大敗,契丹王,奚王被殺。安東都護薛泰被抓,營州再次陷落。”
“這次失敗反映的問題是,大唐依舊沒有能力同時兼顧西北和東北兩條防線,更沒有能力應對突厥和契丹的聯合。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唐捏著鼻子認下了可突乾的投降,並承認了他扶持的新契丹王李鬱幹。”
“朕一定會宰了這幾個人!”李隆基咬牙說道。
“開元十年,大唐再次跟契丹和親,開元十一年,營州都督府遷回柳城。開元十四年,大唐在定州,恆州,莫州,易州,滄州置軍以防備突厥。”蕭盼盼頓了頓,“根據我們當下史學家的推斷,“這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