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而軍營內部,由各級軍營主官組織聖軍軍眾,根據簡要的《聖軍練兵紀要》進行體能和軍事操練。
每天夜晚,馮雲山則抽調聖軍中各級專、兼職聖教教職人員,上夜校識字。由他親自訓話,宣講灌輸聖教指揮各級軍隊的理念。馮雲山訓導,在人間,聖王是唯一與天帝對話的人,以免又跳出一些朱秀清、馬秀清出來宣稱自己是天帝代言人。
然後,馮雲山將自己得到天帝搭救和指示的經歷總結出來,再糅雜一些儒教、道教大家的語錄,偽稱為天帝言語,匯成小冊子《天帝諭言》,組織夜校學習,給自己增添一份神聖色彩。
接下來,馮雲山套用後世得來的一點傳銷知識,組織盧七、胡大妹等親信輪番上臺現身說法,鼓吹聖教和聖王的神聖英明,營造會場氣氛。同時,又宣講推翻清妖朝廷,拯救漢民百姓,便是行善積德,將來靈魂得救,永享天堂,後世子孫富貴滿堂。煽動得各級聖教教職人員心中熱血沸騰,熊熊鬥志激昂不已。
就在聖軍如火如荼地整編操練的時候,馮雲山一面派遣大量細作撒佈出去,探知永州方向清兵動向的同時,將他的目光,開始移向了南方不遠的江華、永明兩縣。
第25章 連克兩縣(上)
道州夜校中,菜油馬燈下,幾排搖頭晃腦跟著黃玉昆咬文識字的聖軍將士,卻不見羅大綱及聖一軍等人的身影。
原來,馮雲山瞭解到,湘南一帶,天地會眾諸多,經常有零星起義和佔山為王的會眾,若是能整合這些零星反清力量,對馮雲山的反清大業十分有利。
而羅大綱,原來做天地會首領時,經常往來廣西湖南交界一帶,交遊廣闊,桂林至道州附近幾縣諸多天地會眾皆耳聞他的名聲。
有此便利,馮雲山便派羅大綱領聖一軍,前往攻克道州南邊的江華、永明兩縣。
經過一番謀劃,羅大綱五月初七率兵出征。為了直接兵分兩路。他派聖一軍帥陸順德領二千人,沿永明河旁邊的官道,往永明縣城進發。自己則親率聖一軍剩餘的四千軍士,沿瀟水邊上的官道而上,攻打江華。
早在二三天前,他已從聖三軍借用道州天地會頭目何祿,讓其帶領一干天地會老兄弟先赴江華永明縣境聯絡會眾,只待太平聖軍一到,便奮起響應,一道攻進縣城。
道州通往江華的官道延伸在瑤山深處,當地天地會眾稱之為「大路」。道州的「大路」早在秦朝時期便已修建,寬約一米多,路面以青磚、河卵石、青石板等鋪設,並且五里一亭,十里一鋪。很難想像,在這瑤山之中,居然有這麼發達的道路交通。
歸功於平整的「大路」,聖一軍行軍速度很快。出兵的第二天,聖一軍前師已進入江華境內。
界牌嶺是一座不大不小的瑤山,位於道州和江華交界處。羅大綱打聽到,附近最大的天地會勢力,由周法貴、朱紅兩名頭目帶領,就在界牌嶺附近一帶活動。這次出兵,與其說是為攻佔江華、永明兩縣城而來,實際上不如說是順勢沿途收服各路天地會造反義軍,而這周法貴、朱紅一夥,就是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一支隊伍。
一名頭裹灰巾,矮粗精壯當地瑤民打扮的中年人,被牌刀手帶到羅大綱面前。卻原來是早在一旁守候,前來接應的何祿。
羅大綱讓部隊臨時駐紮在界牌嶺官道上,問道:「何兄弟路上辛苦,這界牌嶺的周法貴、朱紅等人可願意歸順我太平聖軍?」
何祿一臉尷尬,道:「回羅將軍,小弟無能,沒能勸動對方。大頭目周法貴其人陰狠跋扈,不願依附旁人,我去勸說,還差點被其扣下。倒是二頭目朱紅和下面幾個小頭目,似有意動,但都畏懼周法貴,不敢做主。」
「對方有多少人馬?落腳點在哪裡?」
「一共有一千四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