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2 頁)
當閻負、梁殊到了姑臧(今甘肅武威)時,張天錫把文武大臣召集到身邊,憂心忡忡地說:&ldo;現在到長安,肯定一去就不復返了。如果不去,秦的軍隊肯定會到河西,如何是好呢?&rdo;禁中錄事席仂主張先讓世子去長安當人質,待前秦撤兵再慢慢想辦法。席仂的主張遭到了其他文武大臣的反對,他們一致主張與前秦決一死戰,拼個魚死網破。張天錫被大臣的激昂情緒所感染,把袖子一擼,大喊一聲:&ldo;誰敢說投降我就殺掉誰。&rdo;於是把閻負、梁殊吊到軍門上,令士兵把他們用箭射死。
王統、李辯、梁熙等前秦將領聽到這一訊息,即刻向前涼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前涼軍隊根本不堪一擊,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自殺的自殺,張天錫在國都姑臧被包圍後,出城投降。涼州郡縣全部成了前秦版圖中的組成部分。
這時,苻堅的大腦中卻已經在思考著另外一個問題了。鮮卑族拓跋部從沙漠以北遷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以後,於建興三年(公元315年)建立了代國,佔有了今內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的廣大地區。現在燕、涼已被消滅,怎能還讓代國在北方興風作浪呢?退一步說,即使代國一時興不起大浪,如果不把它消滅,後方總是不太穩固,又怎麼能向東晉用兵呢!苻堅想到這裡,便召集在京的文武大臣研究消滅代國的方案。
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十月,苻堅命令幽州刺史苻洛率領10萬大兵攻打代國,代國國君什翼犍因病無力親徵,代軍剛一交戰就被打得一敗塗地。先後逃到弱水、陰山,後來被他的兒子殺死,代國被滅。這樣,苻堅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地區。
四、淝水慘敗新平被殺
苻堅統一北方後錯誤地認為統一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十月,苻堅把在京的文武大臣召集到太極殿,對他們說:&ldo;我繼承帝位已近30年了,現在四方基本平定,只有東南一隅還沒有統一。我粗略算了一下,全國總計有97萬軍隊,我想親自率領他們去討伐晉,你們以為如何?&rdo;
秘書監朱肜站起來說:&ldo;陛下親自出徵,執行天意,必定用不著打仗,東晉皇帝不是乖乖投降,便是逃到江海里去死掉。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rdo;
苻堅聽了這話,笑著說:&ldo;你說的正合我的心意。&rdo;
左僕射權翼卻不同意伐晉,他激動地說:&ldo;晉雖然衰弱,但還沒有重大的罪惡,君臣和睦,內外同心。謝安、桓沖都是江南的英雄豪傑。以我之見,還不可對晉用兵。&rdo;這時主要謀臣王猛已去世,大臣意見又極不一致。苻堅看再討論下去也無益,就宣佈散朝了。
大臣們退下後,苻堅把弟弟苻融留下單獨商議。苻堅說:&ldo;自古以來決定大事只有一兩個人就行了。大臣們吵吵嚷嚷只會擾亂人心,我想和你定下決策。&rdo;苻融雖然在殿上討論時一直沒有說話,其實也不贊成伐晉,這時便說:&ldo;如今伐晉有三大困難:第一,從星象來看,天意不順;第二,東晉沒有挑釁,我國出師無名;第三,我軍連年徵戰,厭倦打仗,有害怕敵人之心。大臣們勸你不要出兵,都是出於一片忠心,希望陛下能採納他們的意見……&rdo;
苻堅還沒等苻融的話說完,臉色已變得很難看,氣呼呼地說:&ldo;沒想到你也這樣,真使我失望!我有強兵百萬,財富如山。我雖算不上是天才,也不是無能之輩,討伐一個行將滅亡的國家,豈有不勝之理!怎麼可以留著這個禍患,讓子孫後代不得太平呢!&rdo;
苻融也動了感情,哭著對苻堅說:&ldo;東晉不能滅,是明擺著的事情。如今興師動眾,一定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