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這種效果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其他少數民族首領。匈奴左賢王衛辰、烏桓獨狐、鮮卑沒奕於相繼投入前秦,苻堅對此十分高興,給了衛辰不少優惠待遇,但是苻堅的部下賈雍卻對匈奴人恨之入骨,擅自派司馬徐斌帶著騎兵襲擊衛辰。苻堅聽到這一訊息後,暗想道,我正千方百計在各民族中建立威信,賈雍的行動無疑是在敗壞我的聲譽,給我臉上抹灰。想到這裡,苻堅立即派人把賈雍叫到京都。
賈雍一見到苻堅那副怒髮衝冠的模樣,就嚇得癱在地上,苻堅看到他的可憐樣子,略微改變了一下怒容,讓人把他扶起來,對他說道:&ldo;我現在正在各族當中樹立威信,希望你們從國家大局著想,無論如何不能見利忘義。如果不注意這點,往往會因為一件小事引起他們的怨恨,這對國家極為不利。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我們得挽回影響。事情是你乾的,你得親自去向衛辰道歉,把掠奪到的財產如數歸還給衛辰。&rdo;賈雍覺得苻堅很寬宏大量,說得也很懇切,連忙起身向苻堅告辭,回到雲中,以罪犯身份穿著白衣到衛辰那裡賠禮道歉。衛辰見苻堅對自己很有誠意,對前秦的惱怒頓時煙消雲散,雙方和好如初。
建元五年(公元369年),東晉大將桓溫出兵前燕。當東晉大軍到達枋頭時,前燕國君慕容日韋急忙派散騎侍郎樂嵩向前秦請求援助,答應把虎牢以西土地割讓給前秦。對於是否出兵救燕,大臣們一致認為:過去桓溫出兵關中時,前燕見死不救。現在桓溫討伐前燕,我們也應該袖手旁觀。況且,前燕始終不願向我們稱臣,秦何必要多管閒事!還是王猛目光遠大,對苻堅說:&ldo;燕不是晉的對手。如果桓溫佔據山東,進兵洛陽,出擊崤、澠,問題就嚴重了。依我之見,不如和前燕聯兵打退桓溫。桓溫一旦撤兵,燕也就精疲力盡了,然後我們乘機消滅燕,不是更好嗎?!&rdo;苻堅對王猛的見解佩服得五體投地,立即派將軍苟池、洛州刺史鄧羌帶著兩萬人援救前燕,打退了桓溫。不久前秦軍隊在王猛的率領下,幾乎沒費什麼氣力就消滅了前燕。
三、縱橫捭闔統一北方
在苻堅剛上臺時,前秦由於苻生的暴政,國力大為削弱,前涼國君張天錫派人通知前秦,斷絕雙方外交關係。與此同時,羌族人斂岐也背叛苻堅,帶著略陽4000多家投靠了反覆無常的隴西人李儼。這兩件事在苻堅心裡掀起了波瀾:自己剛繼位,誰敢預料這些反叛之事不會引起連鎖反應?想到這裡,苻堅心中不禁一驚,立即派王猛、姜衡、姚萇等將軍率領17000人討伐斂歧。斂歧計程車兵原來都是姚萇父親姚弋仲的部下,見姚萇到來,紛紛放下武器,向姚萇投降,前秦輕易攻取了略陽。不久恰好張天錫派常據、張統出兵攻打李儼。李儼見來勢兇猛,便退到枹罕(今甘肅臨夏),向前秦求救。苻堅正想收拾張天錫,馬上派楊安、王撫率領20000騎兵協助王猛,援救李儼。王猛、楊安先在枹罕城東打敗常據,接著在城下與張天錫展開了拉鋸戰。雙方相持了幾天,由於力量均衡,誰也無法吃掉對方。王猛見此,想出了一個絕招,便給張天錫寫了一封信,信中說:&ldo;我受國君的命令援救李儼,並不想和你交戰,如果我們這樣繼續打下去,勢必會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什麼好處。如果你能撤兵,讓我活捉李儼,那麼我們各奔東西,不是很好嗎?&rdo;張天錫看不出王猛的真正用意,對大將說:&ldo;我的目的是討伐叛亂,並不想和秦交戰,既然李儼由秦處置,也就省了我們的心。&rdo;於是帶兵西撤。王猛帶著李儼回到了長安,李儼被苻堅封為歸安侯。
苻堅從這件事中發現了張天錫目光短淺,害怕前秦和容易控制的心理特徵,於是便派王猛給張天錫去信威脅說:&ldo;昔日的涼也算強大,還曾分別向劉曜、石勒稱臣,現在涼的國力遠遠不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