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刀魚(第3/4 頁)
張耀華雖然對海鮮瞭解,但用淡水養殖海鮮,他也頭一回聽說。
“所以我不敢說那是真正的海蝦,感覺性質都變了。”
他朋友告訴他,那是海蝦淡養。
“海蝦淡養”指的是把海蝦放在淡水裡養殖,最大的技術難點在於讓海蝦適應當地的淡水環境。
據說,第一步的關鍵是淡化池。
那是一個獨立的池子,要把這個池子裡的水調成接近海水的水環境。蝦苗引進來之後,第一時間放在這個池子裡進行養殖。
第二步就是加水淡化,從蝦苗入池第二天開始,每天定時定量往淡化池裡加入本地的淡水,逐漸把池裡水的鹽度降下來,讓蝦苗適應本地的環境。
最後就是換池子,經過七天到十天每天加淡水,讓淡化池中的水環境和大塘裡的水環境相似以後,就可以把蝦苗放進大塘裡養殖了。
只能說,在內陸養殖海鮮,真的需要點技術的,不能瞎搞。
“我還以為,都是搞人工造海的呢!”
朱偉光:“我一開始也這麼想的。”
人工造海,是最常見的手段。
西北地區不少地方,因地勢低窪,周邊地下鹽鹼水都往這裡彙集,地下水位比較高,而且水質含鹽鹼量大,ph值普遍在8以上,大量的鹽鹼水不能夠被農業等其他產業再回收利用,對當地土壤、作物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
當地因地制宜,從現有資源找出路,利用現有鹽鹼水資源優勢,探索一條適合農場鹽鹼水水質養殖的產業發展之路。
為了把鹽鹼地變廢為寶,技術人員根據當地情況,搭建大棚,調節蝦苗用水,克服高鹽鹼和高寒對養殖的不利影響。
不得不說,我國在養殖和種植兩方面的執著,真的是刻在基因裡面的。
那是我們中國人獨特的“種田”屬性和技能。
朱偉光帶著那些刀魚,直接去了熟悉的飯店。
“老陳,幫我弄好點,搭配其他兩三個菜就夠了。”朱偉光跟飯店老闆說道。
“行,交給我。我店的手藝,你是知道的。”
“就是知道,才每次有刀魚都來你這裡。”
店老闆看了眼那些刀魚,“嚯”的一聲。
“這幾尾刀魚不錯呀!夠大,一萬元一斤都買不到。”
他一看,就知道是野生的。
“一般般吧!老陳,這是我兄弟張耀華,特意過來品嚐我們長江第一鮮的。”然後,朱偉光又介紹道。
“張兄弟,你好!抽菸嗎?”說著,店老闆就給張耀華遞來香菸。
張耀華連忙擺手:“老哥,謝啦!我不怎麼抽菸。”
“嗯!不抽菸好呀!能不抽還是別抽。”既然張耀華這麼說,老闆也不客套,將香菸收回去。
朱偉光卻笑道:“你不抽,我不抽,軍費怎麼來?”
這個梗,在網上都玩壞了。
“老哥,現在刀魚很少嗎?”店裡另外一桌食客湊過來,估計也是外地來的,聽到是刀魚,就過來見識一下。
店老闆跟他們說道:“是真刀魚少,你們也知道,這些年來,長江禁魚。好在現在有養殖的,雖然口感差了點,但至少有貨。”
長江流域實施十年禁漁,“真刀魚”所出現的長江口到洞庭湖江段被列為禁捕區域。
這就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一方面,野生刀魚資源稀缺,未有漁獲產量,另一方面,養殖的刀魚方興未艾,產量日益增高,現已能小幅供應市場。
朱偉光接話道:“其實,現在長江的刀魚並不少。”
畢竟禁了那麼多年,生態基本上恢復了。就連江豚都經常冒出來溜達,更別說刀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