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頁)
言謹望向遠處,放鬆了下疲勞的眼睛,短暫地出神,而後說:「但我還是想試試看。」
周其野仍舊不做評價,只是拿了合同過去,記下製片公司的資訊,才開口對她道:「你先回去吧,人我替你約。」
言謹轉頭過來看他,倒有些意外。
他也看著她,又說:「事情你自己去談。」
他真的幫了她,但跟她想像的不太一樣。
第二天,大年初二,周其野打電話給言謹,讓她去製片公司,說是製片人同意跟她見一面。
時間約在下午,地方言謹不熟,即刻打車趕過去。
製片人見到她,接過名片看了一眼,笑說:「請律師就對了嘛,既然是合同糾紛,那咱們可以上法院解決,動什麼手呢?」
言謹當然知道,眼下的情況打官司根本給不了盧茜想要的結果。合同就是這麼簽的,創作闡述裡一句「青春文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這不是法律能夠判斷的領域。
她便也笑著解釋:「沒說要上法院,我跟盧茜是朋友,就想來見您一面,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製片人表現得挺無奈,說:「還要怎麼解決?我已經找盧茜溝透過許多次了。這片子她拍到現在,無趣的部分太多,節奏把握得也不是很好。我一直在跟她說,真想吃這碗飯,就得有全域性式的創作觀,得清楚片子的賣點是什麼,情緒得帶起來。你要知道現在的觀眾,誰還有時間在電影院裡看那些晦澀的東西,發現一度兩度的人物弧光啊?可我跟她說我們的想法,她又看不上,還說要是改成那樣,就不是她的作品了,名字打在上面丟人。她要真這麼想,那就不署名了,我們這方面完全沒問題。」
意思不言自明,一個學生導演的名字,對他們來說實在無足輕重。
言謹忍著不適,還是笑著說:「那只是衝動說的話,就不再提了吧。盧茜的想法,其實也就只是把剩下的部分拍完。今天初二,如果能重新開機,她只需要再多四天時間,到春節假期結束的時候殺青。然後她自己粗剪一個版本出來,您看一下再決定能不能用。」
「不是再拍幾天的問題,」製片人直接拒絕,「我已經再三跟她說過,男女主之間的戲都拍完了,素材也足夠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本來根本沒必要弄到這樣的。她非要繼續拍,我沒辦法攔著,但器材我這裡不作支援,片子剪出來我也不會用的。你是她朋友,那就回去勸勸她。挺有才華一個孩子,就是太天真,太自我了,根本不懂市場,也沒拿這件事當份工作看。她得明白,拍電影不是拿著投資人的錢讓她表達自我的……」
言謹聽著他說,心裡忽覺寒涼,臉上卻仍舊笑著,問:「你們做第二輪融資的時候,就已經調整過整個片子的定位了吧?」
製片人看著她,只是笑了。
言謹知道自己猜對了。
其實,還有個更黑暗的猜想,她不曾說出來。
可能,只是有可能,當時製片方在創投會上籤下盧茜的專案的時候,就已經想好要這麼做了。《或咫尺或遠方》在大會上獲得的那個獎,只是他們看中的,準備拿出去再拉投資的一個賣點。
從製片公司所在的那棟小樓出來,已是傍晚了,冬季難得的晴天,陽光尚有餘溫,梧桐樹頂飛著晚霞。言謹獨自走在路上,耐過心裡那一陣低落,是為盧茜,也是為吳曉菁,以及她自己。有些事,她沒辦法改變。
一直到進了地鐵站,她才緩過神來,避開節日出遊的人群,找了個安靜些的地方,打電話給周其野,跟他交代了一下談話的結果。
周其野正開著車,聽完她說,答:「你已經盡力了。」
早就料到的局面,但她還是堅持走了這麼一遭。他又何嘗不懂呢?
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