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不過,劉禹錫最自信的,還是自己的人生態度與人際交往。大和二年(828)春天,劉禹錫與崔群、李絳、白居易等人在京城曲江池西岸的杏園裡賞花宴飲,劉禹錫揮筆寫道:
七、劉禹錫(3)
二十餘年作逐臣,歸來還見曲江春,遊人莫笑白頭醉,老醉花間有幾人?
放逐了二十多年,頭髮都花白了,還能安然歸來再遊曲江,還能在杏園愜意飲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在他之前,根本沒有一個人能在流放地熬過這麼多年。劉禹錫又是如何做到呢?他說,不就是在座的朋友們幫忙嗎?當然,他認為還有自己良好的心態。
2.沉浮
最早呵護禹錫的,是那些文壇前輩。劉禹錫自稱中山(河北唐縣)人,白居易說他是彭城(江蘇徐州)人,那些都是遙遠的郡望,算不了數。劉禹錫有名有姓的祖宗都葬在洛陽,父親劉緒在安史之亂期間逃到蘇州嘉興(浙江嘉興),這裡就成了劉禹錫的出生地。在劉禹錫頭髮還束成兩個角的時候,貞元、元和年間的文壇大佬權德輿看見後,說他&ldo;恭敬詳雅,異乎其倫&rdo;,意思比一般的小朋友都文靜安詳、謙虛莊重。稍大了一點,大約頭上還是&ldo;兩髦&rdo;的時候,他去拜訪住在吳興的詩僧靈澈與皎然,現場做詩一首:&ldo;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桃紅李白皆誇好,邀得垂楊相發揮。&rdo;在兩位大人物一步步的啟迪下,他又很謙遜地把&ldo;邀&rdo;字改為&ldo;須&rdo;字,惹得兩位詩歌藝術家擊節嘆賞,若干年後,六十二歲的劉禹錫還清楚地記得他們說&ldo;孺子可教&rdo;的語氣神態。
十九歲的時候,劉禹錫急匆匆地到長安去參加考試,一無所獲,後來模仿漢朝幽默大師東方朔給皇帝寫自薦信,還是沒有任何反響。或許正是這一挫折,讓他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從而認識到一個人有了聰明才智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一個朋友說你好不見得好,鄉裡鄉親都說你好也不見得好,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說你好,那才是真正好。此後兩年,劉禹錫把他的功夫都下在結交朋友上,積極參加各種&ldo;晚會&rdo;,經常到名流府上坐坐,混個臉熟。他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他自己的詩來說,就是&ldo;弱冠遊鹹京,上書金馬外。結交當世賢,馳聲溢四塞&rdo;(《謁枉山會禪師》)。
由於結交朋友、培養聲譽成功,加上他的學識,劉禹錫真可謂在考場上順風順水。貞元九年(793),劉禹錫先是進士及第,接著又登博學宏詞科。後者考得什麼題目,還有待考證,前面進士科考試題目是《平權衡賦》、《風光草際浮》詩,劉禹錫很珍惜地將內容儲存下來了,我們也有幸可以一睹當年他的考場上風采,如那首《省試風光草際浮》:
熙熙春景霽,草綠春光麗。的歷亂相鮮,葳蕤互虧蔽。乍疑芊綿裡,稍動丰茸際。影碎翻崇蘭,浮香轉叢蕙。含煙絢碧彩,帶露如珠綴。幸因採掇日,況此臨芳歲。
所謂省試,就是尚書省禮部考試。&ldo;風光草際浮&rdo;是南朝詩人謝脁的詩句,用來作題目,還提供詩歌的韻腳。劉詩人的這首詩,一般人讀後不發表評論,研究劉禹錫的專家即把他奉為衣食父母的人說,在他那個年齡,在緊張的考試氛圍下,寫出這樣的詩,還是應該肯定。《新唐書》說劉禹錫的詩越到晚年寫得越好,詩人這年剛剛二十二歲,詩歌創作的時間排名很靠前,按照宋祁的理論,質量排名自然很靠後。以前覺得那些老學究考證詩人的生平、詩歌的年限過於瑣碎,毫無價值,讀到&ldo;宋氏理論&rdo;,現在才知道詩人的編年史還有這等妙用。又據說唐朝考場上的詩作,向來水平不高,就象我們考場上的作文,雖有不少所謂的滿分,其實大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