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3 頁)
為了一勞永逸起見,在備忘錄之外又付上了倫德斯特上將的一封私函,其中最後一段如下: 現在集團軍群既已知道元首及最高統帥對於作戰保有全盤的控制權,並保留著決定重點位置的權利( 換言之,即陸軍總部並無自由作下其自己的作戰性決定) ,所以我要求將這個備忘錄直接呈請元首核奪。 〖文章來源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全球中文網 deigl8 〗這個要求是我所建議,但是倫德斯特卻毫不遲疑地簽字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不合於德國軍事傳統慣例的,因為只有陸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長才有資格向最高統帥直接提出建議。 不過,假使陸軍總部真正同意於我們的意見,則並無任何東西能夠阻止它採取我們的作戰計劃,並且由其主動向希特勒提出。若是這一炮打響了,則可以有機會使希特勒對陸軍總部產生良好的印象,而恢復其在有關陸上作戰方面的一切最後權威。若能這樣,則任何人也許都不會比我個人更感到高興。因為我也是陸軍總部中的舊人,在費裡特希上將和貝克將軍分任首長的時候,我是首席參謀次長,一心就只是想使陸軍總部的地位提高。( 註:我們在集團軍群總部中的人員,從來就不曾想向外公開發表,說我們是這種新計劃的創造者。事實上,直到戰後,倫德斯特及布魯門提特與利德爾- 哈特談話之後,這個內幕才為世人所知曉。) 假使相反,陸軍總部是早已曾經向希特勒據理力爭過而未獲成功。那麼因為希特勒一向對於倫德斯特上將的意見是很尊重的,所以此時若能把倫德斯特署名的計劃再呈上去,則對於陸軍總部的地位又一定可以產生相當的增強作用。 也許還有機會說服希特勒。照陸軍總部所告訴我們的,他本人就是使我們政策不能實現的主要障礙物。對於這個備忘錄,我們所獲得的答覆又是令人失望的。它說我們認為陸軍總部只想追求有限的目標,這實在是一種誤解。它又表示可能把更多的兵力撥配給a 集團軍群,但其實際的時機卻應由陸軍總司令來決定。所以,它認為沒有把我們的備忘錄呈給希特勒之必要,並且確實向我們保證,陸軍總司令是同意於我們的意見。 儘管陸軍總司令說保證同意我們的意見,但事實上,我們卻可以明顯地看清楚,他並不願意向希特勒提出照我們的建議,對作戰計劃作根本性的修改。反過來說,原有的作戰計劃仍繼續有效。在比利時境內的戰果,還是要想用b 集團軍群的正面挺進來加以決定,至少在攻勢的第一個階段中,主力仍然還是集中在那一方面。 a 集團軍群仍然還是擔負著掩護作戰的責任。它的任務也並未曾作任何的擴大。
至於以後攻勢重點的移動,就還是要根據作戰的進展來決定。a 集團軍群並未獲得其所需要的裝甲兵力,照我們的計劃,必須從一開始作戰時就由我們指揮,才會有在比利時南部獲得奇襲成功,和向索姆河口方向迂迴敵後的希望。同時a 集團軍群也不一定能享有另外再增加一個集團軍的安全,為了掩護我們的攻勢,和阻止敵人的反擊,這也是必需的。 好像是不知不覺的,德國和同盟國的高階統帥部都認為在比利時北部正面衝突是比較安全,而不願意採取冒險的行動。在德國方面為不願採取a 集團軍群的計劃。
在盟軍方面為未能避免在比利時交戰,而集中全力打擊德軍的南側面。 此時又發生了一個事件,有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決定性因素,足以促使德國當局對於其作戰計劃作根本上的改變,而採取了a 集團軍群的建議。 第7 空降師的作戰科長意外的迫降在比利時的境內,於是使第1 空軍集團軍的作戰命令中至少有一部分落入了比利時人的手中。於是應該假定西方國家,透過比利時的關係,是可以知道德國現有作戰計劃的內容了。 事實上,這個不幸事件卻並不曾使作戰計劃發生任何的改變,雖然也許在以後足以使希特勒和陸軍總部更易於接受a 集團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