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3 頁)
雙方交換了環形陣地的情報之後,戈特宣稱:&ldo;我已奉命於今晚回國。餘下的英軍在亞歷山大將軍的指揮下,將同你們共同防守環形陣地直到最後。&rdo;
亨德森上校看著他的法國上司陰沉著臉,趕緊按動電鈴,讓人送上香檳酒,舉杯道:&ldo;我們必須幹了這一杯,為我們共同團結戰鬥,不僅像盟國,而且像一個人一樣!&rdo;
不湊巧的是,尚未接到戈特任命命令的亞歷山大將軍隨後也來到32 號稜堡。阿布裡亞爾將軍熱情地迎上前,對他的豪俠姿態大加讚賞,弄得亞歷山大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接下來便是一個痛苦的場面:在這個點著蠟燭的古怪的地堡裡,呵布里亞爾冷若冰霜,生氣地站在那兒,亞歷山大一遍遍地重複道:&ldo;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並未接到這種指示。我一心想著如何儘快把部隊撤離這裡。&rdo;
亨德森沉痛地注意到法國海軍參謀人員交換青意味深長的目光:英國人在玩什麼背信棄義的把戲?
幸好這一誤會持續時間不長。亞歷山大中午回到拉帕訥後,即應召前去戈特司令部受領了任務:擔任第1 軍指揮官,協助法國盟軍防守敦刻爾克。
吃過午餐,亞歷山大乘車回到他的師部,把他的師交給一名準將負責。接著他便返回敦刻爾克,在他的參謀長威廉&iddot;摩根上校和坦南特海軍上校的陪同下,於下午2 時再次來到幽暗的32 號稜堡,同法國人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經過一番爭論,法國人無可奈何地同意了英國人的決定:英軍在環形陣地的防區守到6 月1 日夜11 時59 分,然後在黑夜的掩護下撤到海灘。亞歷山大特別強調,歡迎法國人和英國人一道走。
從5 月31 日開始,海灘一帶到處可見&ldo;人數同等&rdo;的新政策在實行之中。下午4 時左右,遊艇&ldo;馬塞魯號&rdo;從希爾內斯到達,它首先接受的任務就是運送等候在馬洛浴場的大批法國人。遊艇的平民艇長奧利維爾派出他的小舢板,50 多個法國兵一下子猛衝上來,小舢板立即傾覆。遊艇只好再向東移,那裡的法國部隊看來稍為平靜些,這次沒有出現問題。在以後整整48 小時中,他運送了400 多名法國士兵。
附近英國皇家海軍掃雷船的一支小艦隊也在盡心盡力。&ldo;三個國王&rdo;號載運了200 名法國人:&ldo;傑克伊夫&rdo;號60 名,&ldo;裡格&rdo;號60 名。在布賴一迪訥和拉帕訥,英國船隻也在忙著運送法國人。
在這種&ldo;同等人數&rdo;的政策之下,還有多少法國部隊要撤退呢?巴黎也好,32 號稜堡也好,看來都心中無數。在倫敦和多佛爾的救援艦隊的組織者看來,這不成多大問題。他們已經派出了能夠浮在水面上的一切東西了。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式各樣的小船繼續源源而來‐‐每小時能駛20 浬的漂亮的遊艇&ldo;水銀&rdo;號來自海邊列城的輕舟船隊;錚亮的桃花心木船殼的&ldo;美麗的石南&rdo;號來自克里斯船行;荷蘭捕鰻船&ldo;約翰娜&rdo;號的3 位荷蘭船東都不會講英語,他們全部隨船而來;甚至有一隻兒童用的小獨木舟,一個年輕軍官正一個一個地把士兵渡運到等候的船舶上還有許多船圖省事沒有去多佛爾登記核對,所以船名沒有記錄下來。
海軍上校奧方所證用的法國和比利時的漁船也開始出現,為救援工作增添了國際特色。法國郵船&ldo;銀山&rdo;號像其他英國輪船那樣,開始利用東防波堤。
德國的飛機和大炮繼續攻擊船隊。有的船被擊中葬身海底,有的受損,有的成功地躲開了各種打擊,駛回多佛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