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樵路憂思(第2/5 頁)
牛爺說,或許是旁邊的山峰像個跺柱頂的形狀吧,兩頭高,中間凹的。
時月認為這個理由太過牽強。山是山,坳是坳,怎麼聯絡起來?
這時,耳邊聽到一片“篤咯篤咯”木棍戳地的聲音。
時月一抬頭,見前面有十餘名山民,挑了柴擔,引龍燈一般地從山坡上牽下來。
他們手中都持有一根跺柱,跺柱急點地面時,發出一連串的“篤咯”聲。
這跺柱,是所有善於挑擔之人的好助手。幾乎所有挑重擔走遠路的人,都有這麼一根跺柱。換肩時用,下陡坡時也要用。
如果沒有這根跺柱,下坡時會缺少減少緩衝的工具。而且重擔壓肩時,根本無法換肩;若要換肩,只能放下擔子。可一百多斤以上的柴擔,一旦放於地上,就再難挑起來了,除非是斜擱於路堤之間。但很多時候,山道上並無足夠的空間可容擱擔。
有了一根跺柱,就方便多了。
因為這跺柱的頂部有一個凹坑,支在地上後,就可將擔負著重擔的扦槓擱在上面。
毛竹做的扦槓擱在跺柱的凹陷部,絲絲入扣,不會有半點移動。
這樣,歇擔時自然不必將沉重的柴擔拋到地上去了,也不需要再從地上搬起來。
荷擔急行中,擔夫可以用跺柱透過空著的肩膀,從底下撬著扦槓(跺柱頭的側面也削成凹形,可扣住扦槓),再將手臂壓在跺柱上,這樣就可以將別一肩上重擔的很大一部分重量分到壓跺柱的肩上。
小小一根跺柱,實是挑擔用的神器,凝結了古代先民的經驗和智慧。
所以,學會使用跺柱,是上山砍柴的基本功,也是挑夫的必備技。
這一切,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知道的。
時月少年起也偶爾上山砍柴,並且學會了使用跺柱,所以對箇中的奧妙十分清楚。
聽到密集的跺柱聲,他如修行人開悟一般,一下明白了地名的由來。
這裡山坡陡峭,所以鋪上了石板臺階。肩了重擔的樵夫到此,必得用手中的跺柱撐地,以防止腳下打滑或身體失去平衡。
在這樣的陡坡上,挑著幾百斤重的擔子,一旦摔跤,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脊柱和腰腿要是受到損傷,那下半輩子基本上就完了。
鄉親們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到了這個陡坡,大家都用心著腳下呢,儘量用跺柱支撐著下坡。每過一個臺階,跺柱就要在石板上篤一下,人人如此,大家耳朵裡自然就是一片跺柱戳地聲了,難怪會叫“跺柱坳”啊!
秦時月一說自己的看法,牛爺說:“少爺,儂才是真正的‘牛爺’,能講出這番道理來,實在是太牛逼了!這裡來過多少砍柴的人啊,沒有一個能講出這番道理的。儂是個破案高手,當警察去頂適合了。”
時月笑笑,心想,自己就是來破案的,只是不便告訴你牛爺哦,呵呵。
他由此想到,凡事深入實地,對於得出一個結論,是多麼的重要。
當年蘇東坡登石鐘山,百思不解其名。後來泛舟江上,聽到潮水撞擊石壁,發出鐘磬之音,從而破譯山名的來歷。
他還聯想到善於深入農村搞調查研究的毛潤之先生。
若是沒有親臨一線的調查研究,他又哪裡能夠寫出《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那樣務實的文章?又哪裡會將目光瞄準農民和農村?又哪裡會有後來的秋收起義?失敗後又哪裡會想到去鑽井岡山的毛竹林?後來又哪裡會經過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跑到陝北的黃土高原去……
對了,他還想到黃土高原窯洞裡誕生的傑作——《論持久戰》。
聽說毛澤東寫此書是在1938年5月上旬。當時國內各界在對日作戰上有悲觀畏懼、盲目樂觀等各種心理。為穩定人心,激勵軍民,毛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