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2/2 頁)
o;轉輪王&rdo;。
但是,出人意料。釋迦牟尼卻在29歲時出家修行。
&ldo;這是為什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個養尊處優的王子當了僧人。你們哪個能告訴我?&rdo;老人晃著腦袋看著面前專心聽講的兩人,輪迴和jane同時搖了搖頭。
&ldo;哈哈原因不只一個,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rdo;他笑了起來。
&ldo;簡單點給你們說,外因是佛陀所處的時代正是古印度各國之間互相討伐、併吞,階級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之際,他所屬的釋迦族,受到鄰國強權的威脅,朝不保夕。他已預感到難免覆滅的結局,因而認為世間&l;無常&r;。內因是,他目睹人自出生以後,接踵而來的老、病、死情景,聯想到即使自己是王子也擺脫不了同樣的命運-&l;常&r;,從而產生了人生難脫苦難的煩惱。而當時婆羅門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獲得解脫之道。這種煩惱的壓力是巨大的,終於,他拋家棄子連王位都不要了,選擇出家修行,一心尋找能徹底解脫的方法。&rdo;
&ldo;昏翻換了是我的話,出啥子家哦!皇宮裡住起好巴適嘛,又有那麼多美女侍候……&rdo;輪迴完全無法理解佛主的選擇,後半句直接換來jane的一臉鄙夷和白眼。
&ldo;你看嘛!,這就是凡人和佛在思想上的區別。&rdo;陳爺並不惱怒他打斷自己的話,接著繼續講。
釋迦牟尼有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想法。出家後,他先到跋伽山人的苦行林,那裡有很多修行者,他們以種種令人心驚肉跳的苦行,折磨自己的肉體,以求得精神的解脫。釋迦牟尼不滿意這種做法,睡了一晚上便離去。而這時,他的父親聽到他出家的訊息,甚為悲傷。派人找到自己的兒子,勸說他回家,遺憾的是佛主已經吃了秤砣鐵了心--打死也不回去。淨飯王沒的法,只好在親族中選派了阿若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的利等五人伴隨照顧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