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不鏽鋼水壺大賣(第1/2 頁)
趙大年被獎勵的不鏽鋼水壺精緻好看,燒水便捷,比平常人用的陶罐要省柴的多,更是比地主大戶人家用的鑄鐵水壺輕便太多。
白守良歪打正著,找到了一個吸金神器。
原本預備推出的是鋁製水壺,雖然和不鏽鋼水壺在功能上不相上下,但鋁製的更好看,成本更低,可在柴火灶上卻卻表現不佳,不太實用。
容易被柴火燻的烏漆麻黑,這一點倒還能接受。
更重要的是鋁壺要是水乾了容易燒穿,在這個鐵鍋都算傳家寶的年代,容易燒穿的水壺就算再好看也有點敗家。
只適合走奢侈品路線。
而不鏽鋼不同,耐燒,就算被柴火燻的黑不溜秋了,用點粗糙的樹葉子沾水摩擦幾回,也能恢復大半的光澤。
關鍵是耐用耐造。
很難被柴火燒穿!
這裡的人就喜歡這種耐造的玩意兒。
楊林參與選品的時候,一把就將這玩意抓了出來。
黑牛城商行的衣襪鞋帽是好用,可這個時代代替品太多了,不用也能過,算不上必必須品。
說好確實好,不用也就那麼回事。
可不鏽鋼水壺和不鏽鋼燉鍋不一樣,這就相當於家庭必備的傢俱一樣了。
置辦一個不僅是面子的問題,還是一種財富,能帶來實際利益的好東西。
而且,黑牛城商行裡最大的特點也沒有落下,就是便宜。
以黑牛城的勞務薪水來說,十來天的工錢就能買一個,算不上特別心疼。
其他地方,半個月的薪水置辦一個可以用好幾年的,光省出來的柴火都找回這個價了。
在趙大年家體驗過這個不鏽鋼水壺威力的人,轉頭就全都咬牙置辦了一個。
有那些家底子厚、人口多的家庭,甚至連著不鏽鋼鍋一起置辦了兩三套。
好用,不貴!
一時間,黑牛城裡掀起了一股不鏽鋼壺的熱賣風潮。
大家見面的話不再是今天上工了沒有,掙了多少之類,變成了你買了不鏽鋼水壺燉鍋沒有?
“買了幾套,你沒買?”
“哈哈哈,我買了,真好用,下工了去我家給你燒一壺水看看。好傢伙,那個快啊,燒開了還會嗚嗚嗚的響,可帶勁了。”
靠著不鏽鋼水壺和鍋,白守良又回收了一大筆銅錢、藥草和皮毛,算是把這些人的家底又榨了一遍。
也不算壓榨,算的上是互惠互利。
還別說,這個錢啊,就跟時間一樣,想辦法用力擠一擠,總是會有的。
這個不鏽鋼水壺不僅讓黑牛城的人瘋狂了,也正式引來了白守良一直期盼的商人。
經過這一段時間不斷的試探和推廣,雁石鎮這回來了一個大商家。
安吳王沈陳,五家掌控鹽茶鐵馬糧
在壽州周邊做生意的,提起安豐王家那都得多說上幾句。
五大家族大豪商把控壽州椎場,安吳王沈陳,五家分別掌控鹽茶鐵馬糧,其中王家就是主業鐵料的家族。
壽州位於宋金國界交接處,幾場大戰均是金朝佔優,金敗宋之後,不僅要求宋朝每年交納歲供,更是要求建立椎場擴大貿易。
建立的三大椎場,東面楚州,中路壽州,西路西興州。
興州太靠西北,還有西面的西夏國和吐蕃國從中攪和,也要橫插一腳,形勢複雜。
壽州就是中路最大的互貿市場。
宋國賣出絲綢布匹、茶葉、瓷器和糧食,換回金國的牛馬、皮毛、藥材和東珠之類。
鐵料這種東西,終究能夠製造武器鎧甲,屬於官府管制禁止私自交易的東西。
在這個時代來講,一個朝廷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