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命既是政治革命,也是宗教革命,還是波斯人對阿拉伯人的帝國反擊戰。如果說,倭馬亞王朝是阿拉伯王朝的話,阿巴斯王朝則是披著阿拉伯外衣的波斯王朝。波斯人利用阿拉伯人的內訌,大搞反攻倒算。
經過幾輪殘酷內戰,奈斯爾手中已經沒了可用之兵,雖然他一再向哈里發麥爾旺求助,卻一無所獲,卡赫塔巴一路暢通無阻,連下尼沙普爾、剌夷等名城重鎮。
之後卡赫塔巴率領並·波悉林麾下這支剛剛組建沒多久的呼羅珊軍隊一直推進到哈馬丹附近的尼哈旺德,才遇到足夠堅強的抵抗,忠於倭馬亞王朝的敘利亞軍隊抵抗了3個月,在得到卡赫塔巴保障他們生命的承諾之後,於749年6月開門投降。
108年之前,阿拉伯人在尼哈旺德粉碎了波斯人最後一次抵抗,現在波斯人終於報了一箭之仇。
747年阿巴斯革命正式爆發,也是阿拉伯帝國全面內戰的一年,戰火從最東方的中亞,蔓延到最西的西班牙。中亞的戰事是並波悉林與哈里斯、朱大衣、奈斯爾等人的混戰;伊拉克的主旋律是伊拉克總督與哈列哲派匪幫的戰鬥;敘利亞的戰事在麥爾旺二世與各地總督之間進行。
因此白衣大食哈里發根本沒有能力派出兵力前來對抗阿拔斯黨的呼羅珊大軍,但他們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在這個時候,他截獲一封阿拔斯地下*黨的密信,然後根據這封信派人去往阿拔斯黨人總部,將他們的頭領第7任伊瑪目易卜拉欣抓獲了。易卜拉欣被捕之前,指定弟弟阿布·阿拔斯做繼承人,帶上阿拔斯家族的族人逃亡伊拉克。
阿布·阿拔斯和曼蘇爾等阿拔斯親族來到庫法,投奔阿拔斯黨第二功臣阿布-薩拉麥。庫法是伊拉克行省的首府,被阿拔斯地下*黨頭目,並·波悉林的頂頭上司阿布-薩拉麥發動當地民眾起義奪得佔領。
這個時候並·波悉林麾下第一大將卡赫塔巴率領呼羅珊軍隊在與倭馬亞軍隊的戰鬥中陣亡,他的兒子哈桑帶著軍隊也來到庫法。哈桑的父親卡赫塔巴是阿布-薩拉麥的老下級,是阿布-薩拉麥看並·波悉林在呼羅珊打不開局面派卡赫塔巴前往呼羅珊協助他的。同時哈桑現任頂頭上司並·波悉林又是阿布-薩拉麥的岳飛釋放的奴隸,而且並·波悉林在名義上也是阿布-薩拉麥的下屬;阿拔斯地下*黨的幾乎所有工作都是阿布-薩拉麥和他岳父主持的。
阿布-薩拉麥將阿布·阿拔斯和曼蘇爾藏了起來,秘密派人與阿里的嫡系後裔,頂級學者薩迪格聯絡,請他來庫法即位哈里發。但薩迪格死活不肯來,最後阿拔斯在庫法的訊息再也隱藏不住,他被人認出,擁立為哈里發。
阿布·阿拔斯痛恨阿布-薩拉麥不讓自己做哈里發,從此決心除掉他,只是眼下,倭馬亞哈里發麥爾旺還活著,大敵當前,不是內訌的時候。同時阿布·阿拔斯也十分忌憚薩迪格比他高貴許多的血統和無與倫比的聲望,阿里家族成了阿巴斯黨的頭號大敵,雙方反目成仇只是遲早問題。
緊接著沒多久,被捕的阿布·阿拔斯易卜拉欣在獄中去世,有跡象表明他是被他弟弟阿布·阿拔斯派人毒死的。
戰爭還沒結束,初具規模的黑衣大食繼續西征敘利亞。
隨著呼羅珊軍隊步步逼近,坐鎮兩河上游哈蘭的麥爾旺想不管都不行了,雙方必須決一雌雄。他暫時與敘利亞軍隊搭成和解共同對抗阿拔斯黨的呼羅珊軍隊。敘利亞人固然討厭麥爾旺,但也不喜歡阿巴斯黨人。
在另一邊,讓誰做這支呼羅珊軍隊的統帥是個擺在阿拔斯面前的難題。這支遠征原來的統帥卡赫塔巴戰死,他的兒子太年輕,資歷淺;阿布-薩拉麥試圖擁立別人為哈里發,讓他領軍只會加深他的威望,更加不行;呼羅珊軍真正的統帥並·波悉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