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達了人們的呼聲,結果這些作品真正成為了“主旋律作品”。今天要講的《雷雨》,就是這樣的一部傑作。
今天的題目——“當年海上驚雷雨”,有的同學問是不是我自己杜撰的,不是。“當年海上驚雷雨”是茅盾先生說的,是茅盾先生寫給曹禺先生的賀詩裡面的一句。七十年前,《雷雨》在中國上演的時候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近來我每個禮拜在隔壁講“金庸”,金庸的小說半個世紀以來久盛不衰,能夠與金庸作品所產生的巨大轟動效應相媲美的作品並不多,其中就有曹禺的話劇。曹禺的話劇每一次上演,都會形成一個不小的熱潮,所以不只是“當年海上驚雷雨”,在當今,也是驚心動魄的。
講話劇其實並不是我們大學中文系的擅長。話劇是綜合藝術,應該在藝術門類的學校來講,我們講話劇有自己的侷限。最大的侷限就是: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經常看話劇,誰來講一講,你經常看話劇嗎?或者有生以來看過十場以上話劇的請舉手。看來寥寥無幾,這正是我們這個國家落後的一個原因。我不是說什麼事情都是西方的好,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你到柏林去,到巴黎去,到倫敦去,看看他們每年看多少場演出,每年看多少場歌劇,多少場話劇,這是個巨大的差異。我們現在老跟人家比,說每年培養多少大學生,發了多少文憑,經濟資料怎麼樣,蓋了多少高樓大廈,買了多少汽車,這些都是沒有用的。一個國家的人民每年不看上幾十場演出,包括音樂會、話劇、崑曲等等,那所有的資料就都是泡沫。就像當年的洋務運動一樣,一場甲午戰爭把所有資料都打得灰飛煙滅。住著大廈、開著汽車,並不代表頭腦裡就有文化。我相信在座的一定還有這樣的朋友,有生以來從來沒有看過一場話劇,只在電視裡看過。因為我知道:偉大的首都北京有多少演出場所供給大家?很少。我們海淀區擁有中國最高階的20萬顆頭顱,給我們看多少話劇?很少。在海淀文化節上,海淀領導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北大的學生願意看演出,但是海淀沒有提供這樣的場所。我們看演出要跑到天橋劇場,跑到保利劇院,很遠,晚上打車回來很不方便,所以很多老先生就不去。我看海淀變得越來越“土”,“海”字離得很遠。記得原來朝陽區很“土”,但現在是越來越“洋”。我說海淀領導要把海淀建設成知識型的城區非常好,但是落實在哪裡?修這麼寬的中關村大街連停車場都沒有,什麼時候考慮過人,什麼時候考慮過精神上的人,沒有!我只是搞文化研究,別的事情我管不了,也不懂,但是從我的角度上,我建議個別領導人還是多看一點話劇吧。
因為話劇這門藝術到中國雖然說已經很長時間,雖然在中國100多年了,但是如果比喻成一個樹種,那麼長得並不是很茂盛。雖然有幾棵很不錯的樹木,但是做為森林來講,這一片森林還是比較幼稚的。因為話劇它和電影、電視都不太一樣,特別是當電影、電視出現之後,話劇本身“陽春白雪”的一面就更加突出。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看電視。比如說海淀劇院,海淀劇院有時候問他為什麼不到我們這裡演,他們就說我們這邊演戲賺錢不多,如果播放電影賺錢就比較多。如果單是賺錢的理由也不對,因為賺錢的方法只能是門票嗎?!如果你們上演很優秀的劇目的話,這些人來並不是光買一張門票進去,他要在海淀消費,要在海淀買書、喝咖啡、找朋友,沒準還買房,賺錢都不會賺,只考慮可憐的門票收入。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當年海上驚雷雨:曹禺的《雷雨》(2)
話劇從晚清到民國初年,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特別是經過革命以後,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一直知名度不高。如果不是學中文系,你們還能說出曹禺之前還有哪個話劇家?以前的形態都是獨幕劇,聽起來好象也是一個劇,但是20年代的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