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不窋”當不成農業部長,於是舉家北遷,到黃土高原上與戎狄等少數民族雜居。其實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商湯推翻了夏王朝,周人害怕受到商的*而流亡,有點像那些“夏耕之屍”。不窋死後,他的孫子“公劉”帶著全家繼續“北漂”。終於,他們輾轉來到涇河上游地區,在今天的陝西彬縣、旬邑一帶定居下來。當時這裡稱為“豳”,雖然海拔超過千米,但仍是一個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帶。《詩經》裡有一組詩歌叫“豳風”,就是這一帶的民歌。
公劉雖在戎狄之間雜居,但他利用家傳的農學知識,“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帶領族人將這片原始蠻荒之地開發成良田,使涇河上游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以豳地為中心的勢力範圍。有了根據地以後,公劉開始建造周族宗廟,舉行祭祀活動,廣造政治輿論,為日後周族的興盛奠定基礎,“周道之興自此始”。公劉死後,他的兒子慶節在豳地建立方國,這就是最初的周。
經過公劉、慶節等周族子孫的苦心經營,“周”逐漸強大起來。此時中原一帶早已改朝換代,殷商王朝也已經發展到鼎盛時期。由於北方的“鬼方”(即後來匈奴人的祖先)不斷襲擾邊境,商王戰線太長,頗感不易應付。商王武丁雖然滅國無數,但仍然保留了西方的周,就是有意讓它獨當一面,牽制鬼方,以減輕殷商西側的國防壓力。
故事發展到這裡,應該說已經很圓滿了。周族擺脫夏的控制和商湯的追殺,不僅自創了一份基業,還得到了新的中央政權——商王朝的倚重和認可,似乎從此可以與世無爭。而且,從他們一路向北的遷移軌跡上看,也很難再與我們關注的南方巴人扯上關係。
然而歷史總會無中生有,公元前十一世紀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徹底改變了周人的命運,影響了中國的歷史,也為巴人的亮相提供了新的歷史舞臺。
又見岐山
人們始料不及的這場災難,竟然是一次空前強烈的大沙暴!
這一事件,在古代典籍中一點都沒有記載,完全是現代科學研究的結果。
人們透過對黃土高原地層剖面的分析,得出了一萬年來氣候水文變化的精確資料。距今8500~3100年前,是全球性的溫暖期,黃土高原南部溫暖溼潤,水土優越,湖澤廣佈,生活著亞洲象、蘇門犀、馬來貘等亞熱帶動物。炎黃先民利用這一時機,逐步形成定居的旱作農業文化型別,發展了早期的華夏文明(黃春長等《西周興衰與自然環境變遷》)。
然而,黃土地層和環境變遷學研究表明,距今3100多年前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東亞季風格局發生突變,伴隨著強烈的沙塵天氣,黃土高原從此進入一個相對乾旱缺水時期,實際上這次氣候變化到今天都還沒有完全停止。如今遍及整個黃土高原、厚達40~80厘米的現代風成黃土,就是最近3千多年的降塵堆積覆蓋層。
環境或許不能決定歷史,但這場全球性的氣候劇變,卻直接影響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民族的生存環境,一場民族大遷徙席捲整個亞歐大陸。從天才少年“后稷”那裡傳承下來的農業知識,面對不斷增強的沙塵暴和急劇退化的水土資源,也顯得束手無策。
這場曠日持久的沙塵暴天氣,不僅大大動搖了旱作農業的基礎,也影響到遊牧民族的生存環境,來自蒙古高原的“鬼方”裹挾著戎狄等少數民族,不斷向南拓展空間。被商王朝刻意安排為戰略緩衝區的小邦周,一時間深受其害,兩頭不是人。
三十六計,走為上!周族的首領們決定南遷。
當時周族的首領叫古公亶父,是公劉的第八世孫。在周的歷史上,他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這位“積德行義”的仁者透過一系列外交努力,終於得到商王朝的默許,率領族人南遷到關中平原西部、岐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