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枚卜往事(第2/3 頁)
對崇禎帝的決定,溫體仁和周延儒也是滿臉黑線,無可奈何。
但至少抓鬮,還是有中獎機率的。
在崇禎元年改元之前,九卿依例,推舉出了十個候選人,溫體仁和周延儒也在其中。
枚卜大典相當隆重,定在了乾清宮。
內閣、五府、六部、都察院、中央各寺司和順天府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參加了枚卜大典。
崇禎帝先是焚香禱祝,然後鄭重其事地行一跪三叩首禮,最後用象牙筷子從金瓶裡夾出了四支紙籤。依次是南京吏部侍郎錢龍錫、禮部侍郎李標、禮部尚書來宗道、吏部侍郎楊景辰。
沒有溫體仁和周延儒。
十選四,百分之四十的“中獎”機率,都上不去,運氣也太差了。
不過崇禎帝又給了溫體仁和周延儒一次機會,他決定再增加兩籤。
六選二,百分之三十三點三三三的“中獎”機率,抽中的是禮部侍郎周道登和少詹事劉鴻訓。
十個人裡,抽出六個,都抽不出來溫體仁和周延儒,他們也是點子背到家了。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不止是抽出了六個人,而是抽出了七個人。
因為崇禎帝在抽籤時,有一支紙籤剛剛被他從金瓶裡夾出來,就被一陣大風給刮跑了,連宮中的侍從太監們也沒有找到,只好作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枚卜大典結束後,一個叫施鳳來的大臣才發現,那支丟失的紙籤飛到了他背後的衣褶裡。開啟一看,是王祚遠。
算上這個被大風吹掉前程的王祚遠,七支籤裡,都沒有溫體仁和周延儒。
然而,雖然是天意,但是這次枚卜得來的內閣,崇禎帝並不滿意,到了崇禎元年,他決定再一次進行內閣調整。
崇禎帝的計劃是,在崇禎元年,也就是今年的十一月,再一次枚卜,但是在枚卜之前,照例需要大臣們推舉候選人,這次呼聲最高的是,禮部右侍郎錢謙益。
對,就是這次會試的主考官錢謙益。
崇禎帝說過,他聽說,禮部右侍郎錢謙益頗有才學。
崇禎帝是怎麼知道的?
這都拜錢謙益的同鄉門生瞿式耜所賜。瞿式耜,雖品級不高,但權力卻大,因為他是言官。在他知道要再次枚卜之前,主動積極地四處為恩師打點,甚至找到吏部尚書王永光那裡,讓王永光在枚卜前的推舉中,把恩師的名字往前提,放到第一位,把原本第一位的周延儒,放到第二位。
聲勢也能造英雄啊!
就這樣,還沒枚卜呢,崇禎帝就先知道錢謙益頗有才學了。崇禎帝都知道了,王承恩能不知道嗎?所以當崇禎帝問王承恩錢謙益怎麼樣時,王承恩瞭如指掌。
崇禎帝讓錢謙益作為這次會試的主考官,一方面是聽說他有才學,給他機會,另一方面也是想考察一下他,看看他是不是真像傳聞那樣,才華橫溢。
崇禎帝很矛盾吧?既相信,又考察。
可是,人可以給自己造聲勢,但萬萬不能在給自己造聲勢的同時,踩乎別人。
憑啥把周延儒挪到第二位?周延儒招誰惹誰了?周延儒對錢謙益是咬牙切齒。
不過,這周延儒還不算什麼,錢謙益和周延儒的上司,禮部尚書溫體仁更甚,他比周延儒對錢謙益更恨之入骨。
起碼你周延儒還排在第二位,可是我堂堂一個禮部尚書,居然還比不上我的兩個下屬,面子往哪擱?
你以為就你錢謙益有門生給你撐腰嗎?要說人,當官的誰沒幾個貼心的辦事人?老話說得好,曹操還有個知己好友呢!
溫體仁可是一個陰險的人,你錢謙益既然如此風光,那麼我就讓你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