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2/2 頁)
軍投降。
投降日本前被埋黃河邊
石友三與日偽軍勾結,其部屬對他十分不滿。
受石友三節制的新八軍軍長高樹勛,因不願進攻八路軍,石友三便挑動日軍襲擊高部,石、高矛盾激化。石友三第六十九軍政治部主任臧伯風及總參議畢廣垣與高樹勛策劃,尋機殺掉石友三,以除大患。
1940年11月,石友三與日方開始商談投降條件。臧伯風、畢廣垣、高樹勛等感到形勢緊迫,決心趕快下手。他們請出原西北軍將領、時任魯西行署主任兼遊擊主任的孫良誠,由他出面請石友三到高樹勛部面談,說是要消除兩人的隔閡。石友三見是老長官出面邀請,便表示同意。
12月1日,石友三率一連騎兵隨孫良誠到高樹勛部駐地河南濮陽柳下屯。高樹勛率旅長以上軍官將他們迎進會議室,大家談笑風生,共敘往事。不一會,有一勤務兵入內對高樹勛說:&ldo;太太有事相請。&rdo;高樹勛即離室而去,突然,四名衛兵進入會議室,將石友三架走。
高樹勛把石友三押在南寨,對殺石有些猶豫不決,後在親信們的慫恿下才下決心,派衛士隊長高金蘭、軍部參議李席儒等將石友三活埋於黃河岸邊。
第二部分 人世幾回傷往事 第47節:末代皇帝曾發表的三首&ldo;山寨&rdo;詩
末代皇帝曾發表的三首&ldo;山寨&rdo;詩
辛亥革命後被廢黜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iddot;溥儀,少年時在紫禁城這一方小天地裡深居簡出,生活很是單調。為了擺脫孤獨、苦悶的宮廷生活,曾醉心痴迷於文學創作。但由於帝師徐坊、陳寶琛等人對溥儀的文學寫作漠不關心,一切聽其自然,所以溥儀的詩文一直沒有多大長進,始終是個文學創作上的&ldo;菜鳥&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