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5 頁)
絕來往,同時她高度懷疑自己看錯了人,看人也不能看外表,心靈更重要!她居然相信了。
在這個面向落後農村學生的落後五河區中學裡,每年畢業考試,能考上令人夢寐以求的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一般最多沒超過三個,而且基本都在補習班。應屆班哪班能考上一人,簡直就是奇蹟,而該班的班主任老師,自然有著非凡的成就感,足以傲視其它老師,如果哪個應屆班能有兩人以上考上中專或者中師學校,那是不得了的近乎老天爺開眼大事情,這在建校以來,總之沒出現過。最好的一次就是一個考上中專,兩個考上縣高中重點班。
學校把升學的希望都放在補習班的。有人說,自隋朝開創科舉制度以來,打通了社會底層人上升的通道,給社會發展注入了公平與活力,使得一般的平民百姓或者寒門子弟可以透過讀書改變命運。而大多數人因為貧窮沒有機會讀書,沒有機會往上突破,世世代代只淪落在社會的最底層。自一九七七以來,在這個落後的五河鄉,讀書升學又迅速成為農村學生尋找人生突破的最重要的途徑,加之不少人都有點能力讓孩子唸書,曾被狠擊猛批的讀書至上的觀念在某些人中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死灰復燃,學校和老百姓都死死的抓住這個宗旨,補習班就是兩個方向共同發力的產物。校長已把他作為教學最高目標擺在老師們面前,補習班的學生,首先是衝著中專和中師,然後是高中重點班去的,實在不得已,高中普通班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即使如此,每年考上縣高中重點班學生的數量,大不了五六個,還基本是補習班居多,考上高中普通班的會有十來個,但應屆生有三四個而已。高中上大學的那道門檻更難,據說全縣每年考上大學的只有三四個,且從來都是重點班的。所以在五河鄉這個地方,大家念高中,基本是農村學生考中專或中師失敗之後的選擇。這一年的初三,包括補習班在內,學校考上中專的兩個,都是補習班的,中師一個應屆班的,其它考縣重點高中班的三個,一般高中班的五個。韓斌補習這一年還是沒有考上縣高中,哪怕縣城外的那個第二高中渡頭高中,也沒考上,他拿著最後的成績通知書,抱著必定捱打的理念,來姑姑家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剛好就碰到來看他姑姑的父親,他父親氣憤得跺著腳,韓敘芳和姑父陸選南忙勸告,說讀書不是娃娃唯一的出路,不要抱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舊思想。他只好失望的壓住怒火,沒有打兒子,在親戚家也不好下手,面對著他兒子最後這次升學考試的不可更改結果,知道再打也無用,最終無可奈何的抱著認命的想法。當聽韓斌想明年報名參軍,慢慢的也覺得是條可以選擇的路,因為暫時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他紅著眼勉強接受了兒子的想法。
此時,他拿著通知書心驚膽戰的回家裡,陸選南對著他的成績,就氣不打不一處,陸運紅本次的成績著實太差,英語和生物兩科不及格,四十多分,陸選南動手拿棍子準備打,舅舅忙在旁邊又拉又勸,還是陸選南剛剛說過的那番道理“讀書不是娃娃唯一的出路,不要抱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舊思想云云,搞得陸選南捏著鼻子打不出噴嚏。
陸選南和鍾向堯合辦麵條廠的生意,這半年賺了很多,秦正高的磚瓦窯,卻只順利的燒過兩窯磚,後來就遇到了麻煩,在一次出磚的時候,不知怎麼搞的,窯裡燒好的磚垮下來,砸傷兩個人,一個工人手被砸斷,所幸治好了,而他從糖廠回來的大兒子秦勇的腿也被砸斷,搞得他大兒子從此帶上點殘疾,兩人的醫藥費花了不少,有人說他是沒請師傅,是“自學成才”釀成的後果,有的說是他建窯那天沒請懂風水的程增福看過。總之,他的窯沒帶來財,反而帶來的禍。秦正高家的不幸,和自己這幾年漸漸的一帆風順相比,使得陸選南感到正在全面超過秦正高家,給他陰狠的過去有了一記有力的反擊,亙在心裡數十年的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