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第1/4 頁)
匆澆牛�τ諞恢直歡�置妗�
弘光君臣其實都明白:無論集中兵力對付任何一方,南京都有陷落的危險。因此。他們暗中已作了擁兵出逃的準備。
而當揚州失守。史可法殉難的訊息傳到南京,弘光朝廷頓時陷入一片驚惶失措之中,朱由崧等人開初還對長江天險寄於希望。可是在閏六月十一日,遲明的東路南征軍進抵長江北岸,十九日,遲明命南明降將張天祿等部,於黎明時分在瓜州以西十五里處乘船渡江,在金山擊敗南明防江水師鄭鴻逵軍。隨即登上南岸,佔領鎮江。後續東路徵南軍先後渡江。
閏六月二十日,弘光帝僅同內閣大學士和少數宦官商議後,連朝廷其他公卿大臣也不告知,更不作任何部署,就在凌晨離城出逃。
天亮以後,南京城內的官紳軍民聽說皇帝和首席大學士已經逃走,立即亂成一團。一些官紳擁入獄中,把自稱“崇禎太子”的少年請出來登武英殿即位,年號仍稱崇禎十七年。然而,南京守備勳臣忻城伯趙之龍為首的勳戚大臣卻決定降平,派人前往大平軍營接洽。
二十日午後,大平軍先鋒數十騎直抵洪武門外,忻城伯趙之龍、保國公朱國弼齎降表由城牆上縋下往清營接洽投降事宜。
二十一日,遲明率東路徵南軍主力進至南京城外,趙之龍、朱國弼同魏國公徐久爵、隆平侯張拱日、大學士王鐸、蔡奕琛、兵部尚書阮大鋮、禮部尚書錢謙益、左都御史李沾、司禮監秉筆太監盧九德等三十餘名高官顯貴大開城門,出迎於郊。在大平軍進城搜尋警戒後,多鐸於二十三日進入南京。金陵城落入到了大平朝手中。
在上文已介紹,按明朝永樂以後的兩京制度:在南京掌握實權的三個人是南京兵部尚書、守備南京勳臣、鎮守南京太監;其他勳臣和六部、都察院大臣不過虛有其名。
而當弘光帝逃亡之後,遺留在南京城的,無論是文臣武將,還是勳貴太監,都像是牆頭草一般地隨風而轉,百官爭投職名以求用。看看其中幾位以後的經歷:
那個假太子:他被押赴北京城後,吳世恭下令將其與真太子朱慈烺一起送至鳳陽守陵。著實玩了一把黑色幽默。不知道這真假太子在鳳陽相遇時,會否上演全武行?
侯恂:在吳世恭再三相邀之下,侯恂都不肯赴京入閣。他以年老體弱為由迴歸德養老。為此,吳世恭召其子侯方域入京,任東宮老師,後侯方域在薛呈麟即位之後入閣為相。
阮大鋮:他與王鐸、蔡奕琛、錢謙益等人都入了新朝內閣。後其連任四屆,一直為內閣宰相,但也一直未成為首輔和次輔,堪稱穹源朝的不倒翁。
錢謙益:在吳世恭再三相邀之下,赴北京城入閣。不過在一年後辭官回金陵城隱居。
劉宗周:屢召不出,一直在江南教書。後穹源朝在南京設立金陵大學,劉宗周才出任金陵大學之祭酒。
而在閏六月二十日夜間,朱由崧等人逃出南京後,原來的意圖是避往浙江杭州。不料途經溧水縣時遭到當地土兵的攔截搶掠,混亂之中,勇衛營兵擁簇著弘光帝奔往太平府(府治在當塗),可太平府官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閉門不納,又轉入蕪湖投靠靖國公黃得功。
東路南征軍的統帥遲明得知弘光帝出逃,自然不肯放過。進南京後即命剛剛投降的劉良佐率領部卒充當嚮導,領兵經太平追至蕪湖。
在劉良佐招誘之下,加上大平軍重兵壓境,黃得功部下將領田雄、馬得功決定降平。可黃得功不知軍心已變,把劉良佐派來招降的使者處斬,引兵出戰。
七月初四日,叛軍趁黃得功不備,暗中猝發一箭,射中黃得功喉部。自知重傷難以逃脫的黃得功自刎而死。而弘光帝被田雄等活捉獻給大平軍中。
南明弘光朝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