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唐朝雍州與長安 > 第68頁

第68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最先介紹敦煌發見的俗文學給我們的,大約要算羅叔言先生的《敦煌零拾》,其中俗文學有《雲謠集雜曲》、《季布歌》、俚曲、小曲、佛曲之類。我如今要說的就是《零拾》中稱為佛曲的一類東西。《零拾》的佛曲後面有羅先生的敘錄說:

佛曲三種,皆中唐以後寫木。其第二種演《維摩詰經》,他二種不知何經。考《古杭夢遊錄》載說話有四家:一曰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公案,皆是搏拳提刀趕棒及發跡戀態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謂參禪。說史謂說前代興廢戰爭之事。《武林舊事》載諸技藝亦有說經。今觀此殘卷,是此風肇於唐而盛於宋兩京,元明以後始不復見矣。

徐嘉瑞先生在《敦煌發見佛曲俗文時代之推定》一文中說道:

所以我斷定敦煌所遺俗文,即是天竺樂中的佛曲。原抄雖無佛曲之名,而羅振玉先生已在《敦煌零拾》上標目為佛曲,這是很妥當的。並斷定天竺樂佛曲的體裁也是彈詞體,因為印度經文的體裁,即是彈詞體。

佛曲一辭,自唐以後,很少人說及,梁廷柟偶爾提到,也沒有人注意。羅先生此文雖不知其何據,但因為近來研究俗文學之風大盛,於是敦煌發見的這些東西,大交其運,佛曲一辭也因羅先生的介紹,而時常有人談到。徐先生更忙,還從古書堆裡找出一些有宮調的佛曲,來湊熱鬧。其實都不對;《零拾》中所收敦煌發見的三篇佛曲自有其名目,徐先生所找出來的有宮調的佛曲,完全是另一種東西,同敦煌發見的俗文學風馬牛不相及。前者是一種音樂,後者不過是民間流行的一種通俗文學。

佛曲之為一種樂曲,而不是羅先生在《零拾》中指鹿為馬的假佛曲,已見上述。至於敦煌發見的俗文學,西諦先生別有一篇專文論此,我可不用饒舌。我現在只將我的幾點意見寫出來以供參考。我所要說的大約有兩點:(一)敦煌發見的純粹韻文和韻散相兼的俗文學之淵源及其發生的先後;(二)敦煌發見的俗文學所受外間的影響。

敦煌發見的有韻的俗文學大致可分成純粹韻文和韻散相兼的兩種。前者如《零拾》所收的《季布歌》以及不列顛博物院的《孝子董永》即是。後者如《零拾》所收的佛曲三篇,京師圖書館藏《佛本行集經俗文》、《八相成道俗文》、《維摩詰所說經俗文》,以及不列顛博物院所藏《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之類都是。至於俗文同變文的分別在哪裡,我還不知道。雖然有人舉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所言淨土變地獄變等等以解釋變文的起源,可是於其意義,還是不甚明瞭。這兩種俗文學大概都受有佛教文學的影響。佛教經典中如《佛所行贊》《佛本行經》一類的文學,洋洋數萬言,純為一種敘事詩。所以我疑心《孝子董永》、《季布歌》是從《佛所行贊》一類佛教文學蛻演而出。並且我以為《孝子董永》乃是摹仿竺法護所譯《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而作,二十四孝人各一篇。《孝子董永》中有&ot;阿耨池邊澡浴去,先於樹下隱潛藏&ot;二句,阿耨達池是佛經中常見的名辭,兩者的訊息於此可見。至於俗文變文之類大約摹彷彿經的體裁,散文即是佛經中的長行,韻語即是佛經中的偈。

《佛所行贊》這一類文學在印度是很盛行的,義淨《南海寄歸傳》卷四《贊詠之禮》一節中曾說及馬鳴(asvaghosha)道:

尊者馬鳴亦造歌辭及《莊嚴論》(s?觠tr?覾lak?覾r?覾stra)。並作《佛本行詩》(buddhakaritak?覾vya),大本若譯有十餘卷。意述如來始自王宮終乎雙樹一代佛法,並緝為詩。五天南海無不諷誦。意明字少,而攝義能多,復令讀者心悅忘倦。

而戒日王(s?觘l?覾ditya)極好文筆,下令徵集釋迦本生詩讚,總集得五百夾。這也可見印度當時搬演佛

目錄
[綜武俠]生活玩家何錯之有假鳳虛凰鬥羅問道茅山天師大佬,包養不?!末世危機之人類滅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