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總結會(第2/3 頁)
杯換盞。
觥籌交錯之間,對昨晚的總結也開始了。
端著酒杯,老劉問道:“早上最後那個點你們都記住了吧,千萬別說出去啊,等進了十月,我們再戰一次。”
“必須的。對了,敖大仙,你早上那個口訣回頭教教我唄?”
“敖大仙?你怎麼不當龍王爺呢?”李建穎一聽笑著揶揄到。
“嫂子,我源哥早上開著船突然對著大海一通叨叨,然後大魚群就來了。老帶勁了!”
“對,嫂子我跟你說,真的可神了!我覺得他這個敖姓真姓對了。弄不好真跟龍王爺沾親戚。”
敖,源於上古嬴氏玄囂大帝。是古帝顓頊的老師太敖的後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孫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們的姓氏,於是形成了敖姓。
關於姓氏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敖姓一族更多認可的是這個說法。
但是人們對敖這個姓氏接觸最多的,可能就是神話裡的龍族了。
至於為什麼都姓敖?那就得去問許仲琳和吳承恩了。
敲了敲桌子,開始劃重點。
“口訣不口訣的都是扯淡。至於為什麼我要選那個點,還是跟黑頭的習性和潮水有關係。”
放下杯子,敖海源慢慢說道:“膠東半島這個地理位置,大海的流向為東西。所以漁民就有“漲流東,落流西”得說法。意思就是說:漲潮開始後,海水向東流;落潮時,海水向西流。又有“潮漲半灘,東流撒歡”,意思就是說潮來的三個小時後,水漲到一半,東流的流速加快,有一瀉千里之勢。當潮水漲滿時,東流便開始緩慢下來,約半小時後平流,海流靜止約10分鐘,便又悄悄地向西流去。這就是所謂的“東流伸腿兒,西流張嘴兒”。
“而黑黃並不是全天候的覓食魚種,它們每天都有比較固定的“開飯”時間。有人曾經總結過,‘鱸魚海鰻大流歡,黑鮶六線吃流慢。小雜魚,無定時,馬鮫搶水潮流半。’”
“由此可知,黑黃的“開飯”時間是“兩個流慢”,即東流慢西流起,或6小時後的西流慢東流起。在東西兩流“友好”交換的1小時左右,是黑魚游出“家門”,集結成群,逆流而上,咬鉤頻率最高的時間。咱們最後的那個點,恰好就滿足了潮流和礁群這兩個重要因素。”
“但是反過來,如果不到‘開飯’時間,你就算把魚嘴掰開,它也不帶嚼上一口的。頭幾年別人在海底揀海參時候就遇到過,在流水不合適的時候,拿著魚餌就在黑頭嘴邊逗來逗去,它看都不看。所以說,選對了點,找準了潮水時機,爆箱爆倉,是不難的。”
接著敖海源的話茬,曹世成也說道:“再說說咱們這次的餌,以後咱們再出釣,還是要帶全面一些,這次要不是珉哥遺落在船上那包貝殼力,咱們要少釣不少。”
“老曹說得對,我這次也犯了一個懶,敲得生蠔肉只凍沒醃,導致戀鉤性太差,下水沒兩下就被咬沒了,要不是海華那桶小螃蟹,估計我這次就慘嘍。”
酒過三巡,菜也就兩道魚,小菜不算。
話題又被扯回即將開學上面來。
“源哥,這馬上開學了,有什麼新想法嗎?”劉冬雪在一旁問。
“別說,這個想法在我腦子裡已經很久了。”
既然提到了,敖海源就把自己的想法簡單的說了一下。
“先說說你們幾個”
一指劉冬雪,“你是研究水產飼料的,那個金坷垃少不了你的研究”。
“你,海華,你是教旅遊專業,對於海岸線旅遊頗有研究。”
“老曹和國鑫,你倆教船舶設計的。”
“你們看啊,研究飼料的有了,研究旅遊能開發釣點的有了,還有研究船和能蓋基地的,再加上我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