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2 頁)
原以為北大營的八千多名東北守軍,面對數百名日寇的進攻,怎麼都能把人拿下,再不濟也能支撐的久點,哪知道等他趕到地方,看到的竟是一面倒的屠殺場面。
不是日寇被屠殺,而是北大營的那幫守軍被日寇屠殺!
王蘊蒲顧不得喘口氣,當即命令手下的戰士朝營內的日寇開火。
剛擊斃了一個日寇,王蘊蒲就忍不住在心裡大罵這幫東北軍全特麼是窩囊廢,簡直比豬還不如。
哪怕是八千頭豬呢,想抓完都要費上不少功夫。
他們可倒好,好些人真乖乖的站在原地不動,任由日寇把他們給抓了。
想到自己臨出發前,林知言極力勸說讓他一定要來北大營一趟,他還覺得對方小題大做,現在才知道,這幫東北軍真是半點反抗的意志都沒有。
在王蘊蒲率兵幹掉圍攻北大營的數百名日寇,救下倖存的七千多東北軍時,另一支工農革命軍也在歷史上的東北抗日名將楊繼生的率領下,直奔奉天城內的兵工廠。
奉天兵工廠可是目前亞洲的頭號兵工廠,所生產的武器彈藥,一直供給東北軍四十多萬軍人使用。
便是林知言在湘省建立的那座兵工廠,跟奉天兵工廠比,在生產產能上都有所不及。
歷史上的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直接將這座兵工廠拱手讓給了日寇。
日寇從東北軍手上繳獲的武器就不說了,光是這座工廠中的槍枝就有十萬多支,子彈更有數百萬發。
另還有幾百門迫擊炮和幾十萬發炮擊炮。彈,以及上萬發重型炮的炮彈,這些最後全都成了日寇的戰利品。
這些本來是用於保家衛國的武器,轉頭就成了日寇繼續侵略東三省的殺人工具。
再想到歷史上這座兵工廠後來還被改造成日寇的軍械廠,所生產的槍枝彈藥全部傾瀉到了國人的身上,林知言光是想想都氣的要吐血,恨不得把兵工廠裡的一切都搬空摧毀。
既然已經提早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林知言肯定是不能再讓這些武器裝備落入日寇手中的,便讓楊繼生帶人儘快前往奉天兵工廠。
如果能趕在日寇之前抵達兵工廠,就將裡頭的武器彈藥和生產機器全部搬走,如果實在搬不走,哪怕是炸了,也不能把這些東西留給日寇。
當然了,這座兵工廠裡除了武器彈藥和生產機器外,最讓林知言眼饞的還是數萬名兵工廠的工人。
自民國十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整,這座兵工廠可是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術熟練的武器生產工人。
比起那些用過就沒了的槍枝彈藥,工人和生產機器反而更得林知言看重。
他在東北大山裡的那座兵工廠現在雖然也能產出武器彈藥,但因為人手和生產裝置不足,產能一直提升不上來。
如果有這數萬名產業工人,再有新的機器裝置加入的話,今後整個東北抗日的槍枝彈藥供給就不需要再擔心了。
林知言只要求楊繼生儘可能的將兵工廠的武器和工人裝置帶走,卻並未打算佔據這座兵工廠。
至於為何不直接佔了,並非林知言不想,而是此時的工農革命軍的兵力根本不夠。
哪怕王蘊蒲帶了近萬的老兵隊伍過來,來到東北後還不停的訓練新兵,再加上東北原有的數萬遊擊隊,他們所有的兵力加起來都不夠日寇的半數。
就這麼點兵力,想要抵擋日寇二十多萬大軍,顯然是不現實的。
林知言也想過直接佔了兵工廠,但在綜合考慮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畢竟這座兵工廠肯定會是日寇的重點目標,為了爭奪兵工廠,日寇必定會不惜死戰,到時候免不了會有很大的傷亡,林知言可捨不得讓戰士們為此付出生命。
只要把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