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4 頁)
張歆的目的地是泉州。隔山隔海,陸路艱難,因為朝廷禁海,船隻往來也少,人員流動極少,語言更是不通,不必擔心被段世昌尋到。泉州是張歆祖母的故鄉,大概也是她在這個時代瞭解最多的一個城市。
張歆幼時曾隨祖母在泉州住過一年,後來又幾次陪祖母回去探親,對那一帶的風俗習慣非常瞭解。閩南話說得支離破碎,聽卻是完全沒問題。祖母的家族元朝末年就遷徙到泉州南安定居,是她在這個時代唯一能找到的&ldo;家族&rdo;。
海上貿易發達的時代,泉州曾經興旺繁榮。明代朝廷幾番禁海,使泉州的經濟遭到很大打擊,整個城市又幾乎毀於十七世紀初的大地震。從那以後,泉州就衰弱了。卻也因此,躲過了後世很多戰爭,沒有遭遇屠殺破壞。因為隔山隔海,與外界交流不多,語言和風俗在幾百年裡幾乎沒變化,民風也淳樸。
唯一不好的是重男輕女嚴重。不過,因為有男人外出謀生,女人看守家業的習俗,有能力有膽量能吃苦耐勞的女人,還是有話語權決策權的。
往泉州去的船本來少。張歆謹慎,為安全起見,還要挑上一挑,大半年,也沒遇上合適的。那個程啟模樣老實,看樣子常跑船的,能與松江幾位大家公子熟不拘禮,想必來頭也不小,應該有自己的船。也許應該打聽一下。
張歆一路尋摸著船的事,沒一會兒就看見自家開的小食肆在前頭,腳跟一轉,同穗娘進了兩個房子之間窄窄的防火巷。
進去十幾米,有扇小門。張歆上前拍了兩下:&ldo;小羊,青青,是我。我們回來了。&rdo;
門內傳出一陣歡呼:&ldo;娘回來了。姑姑回來了。快開門!&rdo;
門開處,兩個六七歲的女孩兒笑嘻嘻地迎上來:&ldo;姑姑我幫你拿。&rdo;&ldo;娘,你歇歇。我和青青寫完字了。我們來做事。&rdo;
張歆一邊答應著,一邊往裡走,冷不防小強腳步不穩地衝過來,抱住一條腿不鬆手。
&ldo;小強,別淘氣!先讓娘把菜籃放下。&rdo;
小強仰著臉笑,不聲不響,也不放手。
&ldo;別在這裡鬧!擋著路呢。穗娘手上東西可重。&rdo;
小強還是不放。張歆只得拖著一條腿往前挪步。
小羊主動說:&ldo;娘抱弟弟。我幫娘拿菜籃。&rdo;
青青也說:&ldo;我幫小羊。我們兩個抬。&rdo;
穗娘栓上門,看著笑:&ldo;還是我來吧。&rdo;
阿福咬著手指頭站在簷下:&ldo;姑姑,穗娘,我餓了!&rdo;
青青碎道:&ldo;才吃了個肉饅頭,怎又餓了?&rdo;
&ldo;我想吃姑姑攤的薄餅。&rdo;
張歆忙說:&ldo;這就給你做。真餓了,先吃塊點心墊墊。&rdo;
&ldo;奶奶先陪會兒小強少爺,我先去生火,再幫奶奶先把麵糊調好。&rdo;穗娘帶著小羊青青和阿福往廚房去了。
這是個不大的兩進院子。前一進緊接著小食肆,顧實兩口子帶孩子住著,空著的兩間房做了倉庫。後一進,住著張歆,兩個孩子,和穗娘。白日裡,食肆開張的時候,青青和阿福就到後一進來,同小羊小強玩耍。鎖上中間那道門,防止幫工客人誤闖。
張歆俯身解開小強的兩隻手,蹲下身,一手摟住他,一下一下地親他的小鼻子小臉蛋:&ldo;上午做什麼了?聽姐姐話了麼?有沒有淘氣搗亂?有沒有同阿福搶東西?&rdo;
小強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頭,咧嘴一笑,嘴角留下一串列埠水,胳膊繞上張歆脖子,臉就要往她臉上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