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3 頁)
明帝拜謁原陵,做了一個美麗的夢,他夢見父母在陵畔漫步,恩愛之情一如自己從小就熟悉的景象。從夢中醒來後,五十歲的漢明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淚流滿面。原陵這段美麗的愛情傳說一直流傳至今而經久不衰。終究逃不出董卓的魔爪
先讓我們把那些傳說放在一邊,雖然它們很優美動聽,並且解釋了我們至今無法解釋的事情。但它畢竟不是真實的歷史。真實的歷史應該是這樣的。48
原陵曾被多次盜掘,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冢,收其珍寶。西晉張載《七哀詩》中寫道:&ot;北邙何壘壘?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雲漢世主。恭文遙相望,原陵鬱,季葉喪亂起,賊盜如豺虎。毀壞過一抔,便房起幽戶,珠柙離玉體,珍寶見剽虜。園寢化為墟,周墉無遺堵,蒙籠荊棘生,蹊徑蹬童豎。狐兔窟其中,蕪穢不復掃,頹隴並墾發,明潁營農圃。昔為萬乘君,今為丘中土,感彼雍門言,悽愴哀今古。&ot;由此可見,地宮珍寶早已被盜竊一空。--《中國歷代陵寢紀略》
57年,劉秀死後下葬,奕宏之子奕鰷是復土校尉,主管葬事,率人將土填入墓穴中,為這座陵墓服務的司空馮魴被後來的漢明帝封為楊邑鄉侯,食三百五十戶。64年正月,陰麗華皇后病逝,同年二月,和劉秀一起合葬於原陵。現在,讓我們再回到第一個傳說裡,在那個傳說中,漢明帝聽了劉秀的話將其葬在了黃河裡。可事實卻是,漢明帝終究沒有聽劉秀的話。在西漢時,由於各個帝王都倡導大國風範,所以皇帝陵墓都修建得奢華之極,而皇陵遭到盜掘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只有漢文帝堅持薄葬,繼任皇帝景帝依詔辦理,所以西漢末年也只有漢文帝的霸陵保持完好。劉秀崇尚節儉,主張簡葬,生前他就下過詔:&ot;現在建陵佔地不要越過二三頃,不要起山陵,只要能讓雨水排出就可以了。但願朝代更替以後,我能與丘隴同體。&ot;臨終前,他不放心,又再次下遺詔強調:&ot;我在世時無益於天下平民百姓,喪葬時應像文帝那樣陪葬以瓦器,不要用金、銀、銅、錫等貴重物品作陪葬,要因山為陵,不起墳堆。各地刺史及其他官吏要忠於職守,不要來京奔喪,也不要派人遞送弔唁奏章。&ot;但漢明帝卻沒有執行先父遺訓,隨葬寶物應有盡有,終被董卓盯上,進而挖開了原陵。所以曹丕才說:&ot;原陵之掘,罪在明帝。&ot;漢明帝不僅僅在這上面浪費,每當正月、八月,他就率百官、四姓親家、婦女、公主、諸王大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陵:傳說不等於真實49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