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3 頁)
在中國古代,盜墓活動如原上之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盜墓活動大致可分為兩種型別:一是割據一方的軍閥為擁有財寶而進行的半公開甚至公開的盜掘。第二類是為了奔財而來的&ot;個體&ot;盜墓賊,雖然他們力量很小,但其破壞性仍舊很大。中國歷史上的&ot;個體&ot;盜墓賊大都是無業遊民。盜墓者之間通常是46
親戚關係,因為若不是親戚,就很有可能發生為侵吞所盜財寶而互相殘殺的悲劇。古代筆記就記載過這樣的事情:有三個盜墓賊,掘開一墳墓後獲得了許多金銀。其中兩人要一人去買飯,此人將飯買回後,兩人按照商量好的計劃將此人推進懸崖。兩人把財寶平分後,肚中飢餓,就把那人買的飯全吃掉了。還沒有走回家,兩人就毒發身亡。原來買飯之人也想獨吞財寶,就在飯裡下了藥。三個人誰都沒有得到財寶,都去見了閻王。所以,盜墓者一般都不會跟朋友出去工作。正因此,盜墓者的盜墓技巧都是&ot;家傳秘方&ot;,通常都是白天踩點,後半夜作業。作案時用嘴叼著小油燈,雙手刨土,盜洞一般僅容一人透過即可。為了掩人耳目,盜墓賊通常會在踩點踩到的墳墓前蓋房,然後從房內掘洞直達墓室;有的在墓旁邊種瓜種菜,暗中從菜地挖洞入墓;略有頭腦的盜墓者會在挖墳前在旁邊開挖新墳,從新墳中挖直道進入。取得財物後,築起新墳。他們這樣做,給外人的感覺就像是在進行正常葬埋儀式一樣。盜墓也是一項事業,只不過是被人罵祖宗的事業。許多盜墓者在盜墓前都要禱告一番,內容大致為:&ot;家裡太窮,吃不上飯了,借您錢用一用,他日在陰間見了您,定當奉還。&ot;可見,盜墓賊也很幽默。既想偷盜又怕遭到報應,但古墓裡的財富多得讓盜墓賊饞得直流口水。這也就是古墓屢屢被盜的原因,特別是皇帝陵墓,往往引得盜墓賊趨之若鶩。劉秀原陵所在的邙山上,諸多帝陵和數以萬計的古墓都被盜墓者盜過。而在董卓之前,大都是&ot;個體&ot;盜墓者光顧原陵。據說東漢末年,有個盜墓賊來到邙山,經過多方窺探,瞭解到原陵右側鐵謝村有個謝家磨坊,有一張絲籮可以幫助人開啟劉秀墳。盜墓賊花盡了積蓄,買來絲籮。將分土劍往墳上一插,坐北面南,墓道赫然出現在眼前。他又將絲籮往青石墓門上一掛,只聽得一聲響,雕刻著天龍、金獅的寬厚的大門慢慢地開啟了。盜墓賊小心翼翼地走進去,只見劉秀正坐燈下,聚精會神地看書。劉秀聽見聲響,抬頭一望,看到了盜墓賊正毛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陵:傳說不等於真實47
來龍去脈骨悚然地站在那裡,就問道:&ot;啊,你來這裡做什麼?&ot;盜墓賊不好直說是來盜墓的,搓著手想了半天,才低聲道:&ot;鄙人怕皇上久臥心悶,想開門送來分土劍,讓您上去走走。&ot;劉秀望著他,沉思一會,指著身邊的一個石凳說:&ot;嗯,那就把劍放那吧!&ot;盜墓賊極不情願地放下分土劍正要退出墓道時,劉秀想了想,忽然道:&ot;且慢,你來看朕,為答謝美意,送您一隻盒子。且記,不出墓道,不能急於開啟。&ot;盜墓賊頓時來了精神,接過寶盒轉身就走。出了墓道,心想:皇帝贈物,貴如瑰寶,若要賣掉,平生定能榮華富貴。心想之下,他就美滋滋地開啟寶盒,猛聽得一聲響,一條金龍從盒子裡飛出,頓時大雨傾盆,金龍盤旋片刻,就飛入天空無影無蹤了。盜墓賊嚇得面如土色,每跟人談起此事,都心有餘悸。從此再也沒人來挖掘過原陵。即使是那些冷森的盜墓傳說,劉秀的形象都是溫文儒雅的。原陵中的皇后陰麗華在歷史上很有名氣,一是漂亮,二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劉秀與陰麗華之間的感情久而彌堅,從人間一直延續到了地下,再加上與陵中另一位皇后郭聖通的悲歡離合,這位皇帝的痴情與仁厚之心,往往讓人心生崇敬。許多年後,他們的兒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