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言之有物(第3/3 頁)
中隱藏著,你回想一下。”
小傢伙微微點頭,陷入沉思……
許久,
“是目標,是慾望,是……理想?”
李青笑意盈盈地點點頭,問:“你覺得哪個更對?亦或說……哪個更貼切?”
小傢伙略作思考,道:“慾望!”
“嗯,對極了。”
李青笑著說,“慾望是最大的驅動力,慾望越大,驅動力越強,所謂驅動力,便是執行力。”
“王陽明能立三不朽,是因為慾望夠大,換之其他……亦然?”小寶自問自答,“嗯,就是這樣。不過,具體怎麼才能更好、更切合實際地致良知呢?”
李青溫聲說:“走一步,再走一步。”
“能具體一點嗎?”
小寶怏怏道,“小寶覺得自己不笨,可祖爺爺的話……看似稀疏平常,實則晦澀難懂,我腦袋轉不停都還吃力呢。”
李青溫和道:“你覺得晦澀難懂,是因為你聽出門道了,這不是笨,相反,這才是聰明的體現。”
小傢伙得此誇獎,自信心又上來了。
李青繼續說道:“所謂走一步,再走一步,意在強調‘知’和‘行’相匹配,舉例來說,我現在讓你把《資治通鑑》通篇背誦下來,你會如何作想?”
“這……這也太難了吧?”小寶傻眼。
李青問道:“如果你不去背,我也不會生氣,你還會去背嗎?”
小寶滿臉羞愧,微微搖頭。
“不用覺得羞愧,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知’和‘行’不匹配之後,或者說,是知行不合一之後,自然而然地去知行合一的必然結果。”
“農民耕作勞苦,卻還孜孜不倦的耕作,是因為對死亡恐懼,他們的慾望是消除恐懼,故,他們不辭辛勞,他們知行合一。”
“而通篇背誦《資治通鑑》,卻讓你產生了恐懼,你的慾望也是消除恐懼,故,你不背誦,你知行合一。”
“好就好在,儒學、佛學、道學,都在講‘仁’,它教會了絕大數人分辨好與壞,比如你對背書恐懼,可你也知道,背書是好的。”
“不背書不是因為你壞,只是你太恐懼,難以克服,可如果只背一頁呢?只背一頁,你的恐懼便會降到極低,在‘好’的加持下,你便能很自然的知行合一。”
“現在還覺得王學不過如此嗎?”
小寶訥訥搖頭。
李青微笑道:“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啊?”小寶驚為天人。
李青:“明天,我帶你去個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